【求救!爸媽不願去醫院】如何帶失智症長者看醫生,就診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求救!爸媽不願去醫院】如何帶失智症長者看醫生,就診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如果面對的是還能溝通、講道理的長者,可以告訴他:「你現在只是記憶力變得有點不好,如果現在去看醫生,多動腦、多運動,以後就不會變成失智症。」另外,避免讓長者的心情鬱悶,增加他們社會參與、運動的機會,都是預防失智症的方法。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30
瀏覽數 41,672

整理撰文/Brain
「人好好的又沒怎樣,為什麼要去醫院?」帶失智症長者去看醫生,絕對不是件輕鬆的事。
長者不願意去醫院,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病識感,他們沒意識到自己已經生病、不覺得健康有問題,或者以為只是正常老化,卻往往因此而延誤了診治時機。
找關鍵人物幫忙
如果面對的是還能溝通、講道理的長者,可以告訴他:「你現在只是記憶力變得有點不好,如果現在去看醫生,多動腦、多運動,以後就不會變成失智症。」另外,避免讓長者的心情鬱悶,增加他們社會參與、運動的機會,都是預防失智症的方法。
但如果講理無效,則可以嘗試找關鍵人物來幫忙,像是長者的兄弟姊妹、老朋友、老鄰居、某個兒孫等。例如,長者最聽住在美國的女兒的話,就讓這個女兒去溝通,會比其他人都來得有效,或是找原本幫長者看診的醫師(如心臟科、新陳代謝科、泌尿科等)幫忙,請原醫師告訴長者「需要找別科醫生會診,我可以幫你掛號」,這種方式,長者會比較願意接受。
懷疑是失智,需要做哪些檢查?
失智症無法靠單一檢查就確診,除了醫師問診,還需要一連串的測驗及檢查︰
1. 簡短智能測驗︰包括定向能力(例如今天的日期、這裡是哪裡等)、注意力及算術能力(從100開始減7)、立即記憶及短期記憶(回憶3件東西的名稱)、語言能力(拿出幾樣東西,要病人說出名稱、覆誦醫生的話)、繪圖能力等。
2. 知能篩檢測驗︰主要評估病人九大認知功能:注意力、集中力、心算力、近期記憶、長期記憶、時空定向力、語言、空間概念及構圖、抽象與判斷及思緒流暢度。這項測驗比簡短智能測驗更複雜、範圍更廣。
3. 語言記憶測驗︰失智患者的核心症狀是記憶衰退,這個測驗的目的在測試記憶力。心理師會告訴受試者一系列(9個~12個不等)的字詞或物品,然後讓他說出記得的項目。
4. 臨床失智評估量表(簡稱CDR)︰評估失智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認知功能,包括六大項:記憶力、定向力、判斷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社區活動能力、家居及嗜好及自我照顧能力,醫生除了評估患者,也需要跟家屬或照顧者晤談。
5. 腦部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CT)或磁振造影(MRI),看腦部結構有無變化,以及是否有中風、血管阻塞、腫瘤等。
6. 其他常規檢查︰血液、肝腎功能、維生素B12濃度、甲狀腺功能等檢查。如果是因缺乏維生素B12、甲狀腺功能不足等原因引起失智症狀,只要盡快治療,就有機會部份恢復,甚至治癒。
抽血驗尿檢查失智長者難配合
比較棘手的是,面對需要抽血、打針、照X光,長者可能無法配合醫護人員的要求,例如長者會以身體抗拒,導致扎針時,無法準確找到血管。遇到這一些棘手的問題,還是有技巧可以突破的,例如抽血時,先誘導長者轉移注意力,給他戴口罩,並抓緊他的肢體,戴口罩是為了避免吐口水時吐到醫護人員。
或是帶他喜歡的物品,當他躁動的時候,可以利用物品讓他心情穩定;至於驗尿,則盡可能在家先收集尿液。照X光時,家人也穿上鉛衣陪伴長者一起照X光,讓他有安全感。
雖然目前醫界仍無有效的失智症藥物,但是研究證實,透過藥物與認知功能的訓練,愈早治療失智症,愈能延緩記憶認知功能的惡化,並維持身體、精神、行為的良好狀態,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
(圖片來源:pixabay)
◎ 想了解更多失智症相關知識、活動訊息、線上報名等資訊,別忘了洽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查詢。
◎ 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全面的關懷與照顧,推動失智症照護政策、倡導失智症預防。
【失智症相關網站】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http://www.tada2002.org.tw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失智者照顧協會➜http://www.cdca.org.tw
社團法人台南市熱蘭遮失智症協會➜http://www.zda.org.tw/ap/index.aspx
社團法人高雄市失智症協會➜http://kda.org.tw
社團法人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http://www.smartaction.org.tw/
社團法人屏東市失智症服務協會➜http://www.ptda.org.tw/
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http://www.cfad.org.tw
財團法人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http://www.kungtai.org.tw
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失智症中心➜https://www1.cgmh.org.tw/dementiahel/index.html
社團法人桃園市失智症關懷協會➜http://www.tydca.org.tw/info.htm
資料參考:
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
康健雜誌
華人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