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該切除嗎?醫師:「99%為良性,定期檢查可和平共處。」

子宮肌瘤該切除嗎?醫師:「99%為良性,定期檢查可和平共處。」

子宮肌瘤到底是否需要手術治療?主要還是要看患者對症狀的耐受力,以及是否影響生活品質而定。通常4到5公分以下且沒有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會先以觀察、定期回診追蹤為主。

健康傳媒

2018/02/05

瀏覽數 36,693



健康傳媒 林雁茹/台北報導

作為女人你知道「婦科第一瘤」嗎?很多人都會先想到子宮頸癌、乳腺癌等,但這些其實只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婦科第一瘤事實上是子宮肌瘤,也是最常見的婦科良性肌瘤。

 

婦產科醫師郭安妮指出,子宮肌瘤是很多女性的腹中大患,通常30歲以上女性,約有20%左右的機率會出現大小不等的子宮肌瘤,之後隨著年紀增長,罹患的比例就會越來越高,一般來說35歲是罹患高峰期,其次是40至45歲;但等到過了更年期後,子宮肌瘤便會慢慢萎縮,發病機率下降。

 

幸運的是,子宮肌瘤有近99.5%為良性,只要控制得當、定期檢查追蹤,很多人還是能與其「和平共處」。而子宮肌瘤的分類通常與生長位置有關,大致可分為肌層內肌瘤、黏膜下肌瘤及漿膜下肌瘤三大類。

 

 

▍從生長位置分辨--三大類子宮肌瘤

 
 

(一)肌層內肌瘤:

 

通常位於子宮肌層內,是最常見的肌瘤形態,當肌瘤靠近子宮外表且較大,子宮便會明顯感受到脹大或壓迫感。

 
 

(二)黏膜下肌瘤:

 

指在子宮內膜下生長的肌瘤,由於此種肌瘤可能會造成子宮收縮不完全,使子宮無法在經期時收縮止血,因此通常最明顯的臨床症狀為經血量變多、經痛等,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貧血。

 
 

(三)漿膜下肌瘤:

 

則是指肌瘤從子宮平滑肌肌層往腹腔生長,因為空間關係,所以容易長得較大,導致壓迫到子宮周圍的器官,包括膀胱或直腸,進而引發像是頻尿、解尿困難、便秘、腸阻塞等問題。

 

子宮肌瘤

(圖片來源:photoAC)

 


▍  經血過多、受孕不易等應手術!保健品服用前諮詢醫師

 

至於子宮肌瘤到底是否需要手術治療?郭安妮表示,主要還是要看患者對症狀的耐受力,以及是否影響生活品質而定。通常4到5公分以下且沒有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會先以觀察、定期回診追蹤為主。

 

但如果有出現症狀,像是經血過多、貧血,肌瘤過大造成骨盆充血、子宮肌瘤的組織壞死,以致出現慢性骨盆腔疼痛,或是肌瘤已經壓迫到其他器官,如壓迫到膀胱,造成頻尿、解尿困難;壓迫到腸子,則容易形成便秘、腸阻塞;壓迫到輸卵管,可能會造成受孕不易、反覆流產等問題,此時就建議接受手術治療。

 

郭安妮提醒,除了遺傳因素,子宮肌瘤的形成也與女性荷爾蒙、長期動情素過盛的刺激有關,因此建議有家族病史或曾經罹患過的女性,最好一年要做一次抹片,並搭配超音波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另外,一些含女性荷爾蒙的食物、飲品或保健食品,如蜂王乳、胎盤素等,或像是四物湯、中將湯等可能會影響雌激素的食物,都建議要先詢問過專業醫師後再來服用,才較為安全妥當。

 

四物湯

(圖片來源:pixta)

 
 

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很幸運,我得的是乳癌。」生病還能帶來禮物?聽退休醫師劉秀枝怎麼說

2. 銀髮族沒有性生活也要做抹片!  60到70為子宮頸癌第二高峰 ,至少要檢查到七十歲

 —

健康傳媒

健康傳媒

網路媒體平台

《健康傳媒》掌握健康脈動,樂活翻轉人生!提供最新的健康生活資訊,以及醫療專業的保健新知分享。我們期許成為華文世界全方位健康資訊平台,並努力朝向多元豐富的內容邁進。與您一起,健康,每一天!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