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師是什麼?不屬於特定宗教的關懷師-《生命這堂課》

關懷師是什麼?不屬於特定宗教的關懷師-《生命這堂課》

關懷師的存在,是幫助病人與本身的信仰連結,並且在需要的時候,讓他們從中獲得所需要的精神支柱,以面對即將來臨的挑戰。

三采文化Suncolor

2018/03/02

瀏覽數 24,661



作者/陳永儀

什麼是關懷師(Chaplains)?在以前,這個字眼總讓我聯想到一個穿軍服,手拿聖經,對瀕死的軍人進行最終祈禱儀式的人。

其實,這些神職人員分布在不同種類的機構:在學校的稱為校牧,在醫院的稱為關懷師,在軍中的稱為軍牧。經過研究之後,我發現在我工作的醫院中,「關懷師」,有時也被稱為「院牧」,也就是屬於醫院的牧師,是醫療團隊中的一員。

除了例行地到不同的病房訪視病人之外,關懷師更是創傷團隊中的必要成員,需要派人一週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輪班。

 

關懷師團不屬於任何宗教或教派。牧師們來自各種宗教信仰,包括基督徒、天主教徒、猶太教,以及東方傳統信仰。



也許這些在不同機構中擔任神職的牧師,他們的共同信念,就是相信有某種更高力量的存在。他們服務的對象包括各種信仰的人。他們在那裡,是要幫助病人與本身的信仰連結,並且在需要的時候,讓他們從中獲得所需要的精神支柱,以面對即將來臨的挑戰。

 

當我對關懷師有所了解後,我就更好奇了。他們到底有什麼力量,能夠在素昧平生的他人生命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醫院裡的教牧關懷部門是屬於臨床教牧教育協會的。他們提供神學生一些關懷師訓練與學分班課程。這個訓練最少要一年。

 

雖然我是在一個基督教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也固定會上教堂,但卻一點也沒有要成為傳道人的念頭。我掙扎著要不要申請。最後,好奇心勝出的我獲得了教堂推薦,申請接受訓練,也被核准了。他們為我破例,因為我是整個課程中唯一不是專業神職人員的成員。

 

關懷師
(圖片來源:pixta)

 

所以,故事就這樣開始了—為期一年的「雙重局外人」。作為一個關懷師,我對醫療團隊來說是個外人;作為一個心理系的研究生,我是關懷師團隊的外人。我和團隊中的醫療人員,或是其他的關懷師,在想法和做法上,都有所不同,至少一開始的時候是這樣。

 

然而,就因為是一個雙重局外人,得以在我生命裡開啟了另外一扇窗,讓我能很幸運地一窺,與我命運交會的眾多其他人生道路。

 

關懷師的存在,是幫助病人與本身的信仰連結,並且在需要的時候,讓他們從中獲得所需要的精神支柱,以面對即將來臨的挑戰。

 

繼續閱讀:  

1. 丁神父離世的啟示:原來我們的人生,很多時候都是「配合演出」

2. 原來「告別」需要練習...「告別是」平臺,讓你盡訴生離死別


更多《生命這堂課:心理學家臥底醫療現場的26個思索》的文章:

 

我們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精神不穩定的媽媽、不孝的女兒......


《生命這堂課:心理學家臥底醫療現場的26個思索》作者/陳永儀


本文經三采文化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三采文化Suncolor

三采文化Suncolor

閱讀在生活中不曾改變,它讓我們看見一句話的力量,足以撼動你我的人生。 一本書的力量,足以改變全世界。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