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們所愛之人,即將死亡......《聽懂臨終絮語》

    19302 人瀏覽
    我們以最後話語當作素材,透過藝術創作的過程,對這些話語、對我們所愛之人,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將最後話語和藝術結合,一方面讓在世者與往生者之間的大門保持敞開,另一方面也是紀念比我們先一步離去的親人。

     

    作者/莉莎‧史瑪特

     

    假使你正面對所愛之人的死亡,誠心邀請你記下所聽到的一字一句,聽起來毫無意義也無妨。你不必剪裁、編輯這些話語,也不必害怕或是論斷它的是非曲直。

     

    隨著你抄錄這些話語,同時也隨著你深入閱讀本書,你或許將會發現:你摯愛之人的語言所發生的變化,可能一時之間教人害怕、不知所云,也許到了最後,正是它們為你帶來安慰,而且這些話語的意義也變得豁然開朗。

     

    只要我們用心聆聽並記下最後的話語,往往會從中浮現珍貴的內容。抄錄這些話語的過程,也能幫助我們感到與摯愛的人有更緊密的連結,甚至發現自己更加接近本源。臨終之人的話語在當下經常會顯得毫無意義,但是幾個月或幾年之後,你將會發現預言的線索,或者解答那些話語中的問題。當你既勇敢又慈悲地見證最後話語,以下是幾個能派上用場的建議:




    ▍ 進入摯愛之人的世界

     

    想像你正造訪某個新國家,請保持開放的心靈,在「最終話語日記」寫下你的見聞和感想─這是你到異地旅遊的私人遊記。日後你將會在其中發現智慧的珠璣而驚喜不已。

     

    ▍ 見證神聖

     

    即使逼近眼前的是可怕的失落,可能的話,仍請想像你正進入一個神聖的國度。請保持開放的心態,相信有超乎個人的事物正在發生,而你所聽到的話語則是記錄著它的軌跡。

     

    ▍ 認可摯愛之人的話語和經驗

     

    重複聽到的話,讓對方知道你聽見了。你可以說:「喔,你的模式被打破了。我很樂意多知道一些。」請避免告訴你摯愛的人,他們所看見或所說的話不對或「不是真的」。


    心靈溝通

    (圖片來源:istock)

     


    ▍ 在那個語言面前當個學生

     

    既然身在新的國家,那就學習它的語言吧! 請你研究、練習並開始使用它。聽好對摯愛的人有意義的符號和隱喻,用它們來和對方溝通。例如,你可以問:「要不要我幫你一起找護照?」當你聽到沒有意義的語言,你只需要這樣想:「嗯,在『這個』國家,他們就是如此表達事物的!」

     

    ▍ 以誠懇且好奇的態度提出問題

     

    讓臨終者知道你感到困惑,並且樂於多了解對方所要傳達的內容,這麼做沒有問題。你可以說:「關於......可以多說一點嗎?」

     

    ▍ 認定摯愛的人聽得見你說的話

     

    即使他們沒有反應或保持沉默。讓臨終之人知道你對他們的愛有多深我們死亡的時候,最後失去的是聽覺。當你身在其他房間,尤其是談到你摯愛的人,請多多讚美和感恩。說出能為對方帶來喜悅或慰藉的話語。

     

    ▍ 品味寧靜

     

    與摯愛的人在一起,有時靜靜地陪坐在一旁反而更好。當話語無法在彼此之間搭起溝通橋梁,請你了解一件事:臨終者也許更加善於心電感應或其他非語言的溝通,這很像禱告時體驗到的那種方式。請用祈禱時的說話方式,對摯愛的人說話。

     

    寧靜

    (圖片來源:unplash)

     

    ▍ 療傷止痛

     

    傾聽並尊重最後話語,能使摯愛的人在臨終過程走得更為順利。在此同時,抄錄這些話語則能在你喪失所愛後,為你療傷止痛,繼續人生。打造一本記載這些話語的日誌,並切記那些無法理解的話語,就像那些能被理解的,二者同樣重要。

     

    請留意一再出現的隱喻或符號,以及前後矛盾的語句。某個色彩或形狀是否重複出現? 是否提到你沒看見的人物或場所? 你聽見的這些話語,乍聽之下可能意義並不明朗,可是當你將它們逐一寫下,或許你會看出其中與撫慰或療癒人心的關聯。

     

    這些話語對於陌生人來說一無是處,對你卻可能有深刻的個人意義。我們可以將最後話語看成一場夢,思量這些話語並自由連結它的字句,能讓人從中獲得許多領悟。請在你的最後話語日記寫下聽到的字句,然後自由連結。不妨想像這些話語是神諭或夢境的智慧,讓它們在你心中喚起意象和想法。它所產生的一切,將會令你驚訝不已、感動萬分。

     

    藝術治療

    (圖片來源:pixta)

     

    母親和我利用父親的最後話語創作了樂燒(raku)牌匾,表達我們對他的思念。藝術是具有強大療癒能力的工具、處理悲傷的最好方法,它往往不需要語言。

     

    我們以最後話語當作素材,透過藝術創作的過程,對這些話語、對我們所愛之人,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將最後話語和藝術結合,一方面讓在世者與往生者之間的大門保持敞開,另一方面也是紀念比我們先一步離去的親人。

     


    ▍ 使意識的途徑清楚可見

     

    假使你目前並沒有處在喪失所愛之人的情境中,我希望在那一刻到來時,本書能做為你的工具。關於身後世(afterlife)、語言和意識的連結,或許它也能回答你的疑問及加深你的理解。

     

    摯愛的人去世讓人悲痛,然而它往往也是無比神聖的時刻。人之將死,此時此刻的語言是一條途徑,我們可以藉由它,對於死與生的靈性特質得到更充分的理解。

    而且,也能幫助我們和逝去的所愛之人形成更深刻的連繫。當我們所愛的人正過渡到另一個世界,透過我們所抄錄下來的每一個字,我們得以被引導進入他們的意識之中。

     

    與臨終者溝通時,語言的連續體中包括愈來愈多的象徵和隱喻語言、重複、持續敘事(sustained narratives)、各種矛盾和「情境式無意義」(situational nonsense),還有其他許許多多語言模式。

    透過這些模式,我們的意識在大限到來時所穿行的途徑變得更清晰可見。分析有瀕死經驗者的語言,則能藉此了解人在生死交替之際所說的話語。

     
     

    繼續閱讀:  

    1. 我不再是誰的小孩了:失親之後,陪自己走過悲傷旅程-《成年孤兒》

     

    2. 在我心裡,你從未離開,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裡

     


    更多關於《聽懂臨終絮語:語言學家帶你了解親人最後的話》的文章: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_zp1dQPftHTHceTRDiQZsUOXNhY9Dz4SM0N3K13CgvrK9vaRqyCbnrwNX3CA5I-xGWJPuPyFgVCSc3YA8JGb4crbI5d1QEKSh7HsQjjaZIpguj07kkwoZCG947nFZ0WjBDnoWlhZ

    《聽懂臨終絮語:語言學家帶你了解親人最後的話》作者/莉莎‧史瑪特

    本文經時報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