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後要注意-白內障檢查有7招,揪出視力模糊元兇

年紀大後要注意-白內障檢查有7招,揪出視力模糊元兇

白內障檢測時輪流遮住一隻眼睛。因為雙眼視力會互補,若僅有一眼出了毛病,我們很難發現異狀,只有靠著交替遮眼,才能準確地感覺到視力的變化。

早安健康

2018/07/19

瀏覽數 47,886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根據統計,台灣50歲以上的人就有六成患有白內障,到了70歲以上更高達九成。白內障是最容易影響生活的眼疾之一,讓人眼前霧濛濛,影響視野。
 
當光線自瞳孔進入眼睛之後,首先就會經過調節焦距的水晶體。正常狀況下,水晶體應該是透明、能夠光線自由通過的構造,但隨著老化,或是眼睛受傷、糖尿病引起眼睛病變、過量暴露在輻射中等影響,水晶體中的水分和蛋白質開始聚集、凝結,形成不透明的物體、導致水晶體混濁,光線無法正常到達視網膜,就會讓視野變得模糊不清,也會影響看到的色彩。
 


▍ 一分鐘自我檢測法

(檢測時輪流遮住一隻眼睛。因為雙眼視力會互補,若僅有一眼出了毛病,我們很難發現異狀,只有靠著交替遮眼,才能準確地感覺到視力的變化。)

下方列舉了數個白內障的早期症狀,若符合其中一項,就要特別留心視力的變化了。


 
白內障
 

 檢測1 不論遠、近物品,看起來都模模糊糊的 

這是辨別白內障與老花眼最大的差異。白內障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視野模糊,因為水晶體變得混濁,不論看近的或看遠的都不清楚了。


 檢測2 東西看起來有疊層、殘影的感覺 

同樣與光線穿透水晶體有關,受到混濁與病變的水晶體纖維干擾,使視野變得像遮了一層毛玻璃或霧鏡一樣。


 檢測3 眼鏡度數不合,最近老看不清楚 

水晶體病變,使光線進入眼睛的折射作用發生改變。原先配好屈光度的眼鏡一下變得度數太低或太高,當然看不清楚了。


 檢測4 有時會覺得老花眼突然有所改善 

早期因水晶體屈光度增加,反而使老花度數減低,一開始還以為得到視力「第二春」,但很快地,視力將會急速衰退,可能是近視,也可能是老花將更嚴重。

 

 檢測5 眼睛更容易疲勞 

光線受到阻礙,眼睛需要更費力地調節以獲得更充足的光線。無形中加重眼肌肉負擔,使眼睛更疲勞。


 檢測6 視野變得像一張黃褐色的老照片 

水晶體除了混濁,還會變黃。看出去的世界就好像變了色調,對比度、鮮豔度下降、視線也更昏暗。


檢測7 畏光,看到晚間的路燈或車燈,感到非常刺眼

當光線穿透病變的水晶體,使一部分光線在眼底四處散射,沒有進入正確的位置形成正確的影像,反而使視神經受到不當的刺激,讓人感到刺眼而畏懼光線。


原文經早安健康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7月號《護眼行動力》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洽《早安健康》7月號
 



繼續閱讀:
 
1. 白內障你知道多少?及早治療就能痊癒,「老花改善」也是警訊之一!
 
2. 爺奶也變低頭族?攝取四大營養素 幫眼睛維持好眼力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

健康資訊網站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做得到的健康,才會在每一天產生新力量。我們相信,尊敬大自然、呼應身體的訊息,才能找到正確的療禦方式。 世界上最好的治療,都是不花錢的。睡覺、大笑、動一動、曬太陽。健康,無價! 《早安健康》的英文 Everyday Health,睡眠、刷牙、洗臉、抬頭挺胸收小腹、吃在地當令食物,建立在天天的生活裡,才會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健康。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