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壓力中重生?從混亂到跨越,家人生病時的危機處理與壓力調適-諮商心理師 張璇

如何從壓力中重生?從混亂到跨越,家人生病時的危機處理與壓力調適-諮商心理師 張璇

如果家庭成員都能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維持良好溝通、協調,危機便可能化為轉機,使家庭系統恢復平衡,甚至更強而有力。若家庭無法以自身的力量化解危機,最好儘快尋求社會資源的支持與協助。

諮商心理師 張璇

2016/08/02

瀏覽數 48,506



當家庭遭遇重大變故時,例如有家人發生了意外、離婚、失業,或有家人罹癌、重病……都是壓力事件。
不論是預期或非預期,都可能改變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模式,引起家庭功能失去了平衡。



▋ 家人生病,是不可預期的壓力

以家中有人罹患重病的情況來說,這一類變故的發生常是突然的、急性的、偶發的,是屬於不可預期的壓力事件,常對家庭造成強烈的衝擊與改變,而使家庭系統失去平衡狀態。
 
它可能為家庭帶來嚴重的危機,但也有不少家庭因為具備足夠的應變能力與復原力,從混亂失序中漸漸恢復常態。

 

 (圖片來源:Davideragusa-brainimages)



▋ 面對重大壓力時,該怎麼做?

在此介紹社會學家Reuben Hill所提出的著名家庭壓力理論──「ABC-X」模式,藉以說明當家庭面對重大壓力事件時常見的模式與因應。


A、代表壓力事件。指導致家庭系統發生劇烈變化或衝擊的生活事件或情境。


B、代表面臨壓力事件時,家庭所能運用的各種資源。包括:個人資源、社會資源及家庭系統資源等各種因應資源。
 
個人資源包括個人的財務狀況和心靈力量;家庭資源包括家庭成員之間彼此情感上的聯繫、經濟上的相互支援;或是遇到危機時,家庭所具有的改變能力,以及在解決問題、尋求支援時所具備的彈性;社會資源則包含支持網絡與社會福利等等。



C、代表家庭對壓力事件的認知與界定。家庭可能視事件為極難處理的困境,也可界定為一種挑戰與成長的機會。

 

X、代表壓力所引起危機的程度。當家庭不再能以他們現有的資源維持現狀,或是不知所措、無能為力,在一段時間內失去功能、累積過多壓力便會產生危機。
 


所以,壓力事件本身是中性的,不一定會對家庭或個人造成傷害,一個巨大的壓力事件是否造成家庭危機,關鍵在於家庭系統或個人所擁有資源,及對該壓力事件給予何種界定與認知。 
 
為了避免因缺乏充分的可運用的資源或助力協助解決困境,或因為對某些疾病有太多負面或不正確認知而造成重大危機,家庭需要具備因應危機的能力與彈性。


以下提供3個的建議作法:

 
(圖片來源:pixabay)
 

1. 直接行動,善用資源
 
家中有人重病或罹癌,從發現、確診到治療常是一段漫長的歷程,除了病人本身受苦,患者家屬無論精神或體力上也都承受沉重的壓力,如果還有很多其他壓力源,必然很容易心力交瘁。
 
有些家庭在遇到這類重大事件時,仍選擇以過去的方式獨自承擔,習慣對親友報喜不報憂,不願或不知如何尋求適當及正確的資源,以致經濟情況或身心耗竭程度愈來愈糟,家庭甚至因此而崩解。
 
若懂得尋求社會資源(如處理特定問題的諮詢服務),或支持體系(親友、鄰居或宗教團體)的幫助,遇逢壓力事件時,便可從這些有情感交流的社會網絡中獲得支持與協助。



 

2. 保持樂觀,冷靜評估

即使已有醫療人員或看護照顧,病患或病患家屬都仍容易被焦慮、煩躁或沮喪等負面情緒侵擾。

心靈上的應對之道,是讓情緒往正面發展,建議可透過找朋友聊聊,或參加宗教活動,有時也需要藉由藥物鬆弛肌肉或紓緩情緒。
 
就像罹癌者被診斷出必須與癌症共處時,他的反應若是樂觀,這樣的態度對結果通常較有幫助。
 
除了維持正向的觀點、視危機為轉機,若能冷靜地重新評估問題,思考如何共同面對與處理,該問題對家庭所造成壓迫與傷害便不致累積擴大。
如果家人之間將問題看成能處理的,較能共同去克服這個壓力源。
 

(圖片來源:pixabay)


 
3. 彼此鼓勵,增進默契

家中有人罹患重病,大大考驗著家庭的凝聚力與合作、協調等應變能力。
 
如果家庭成員能在危機中彼此坦然分享個人內在的惶恐、不安、焦灼,甚至憤怒,或各種矛盾的感受,而不刻意壓抑、隱藏,互相鼓勵,便是妥善發揮家庭功能,通常處理危機的能力也就越強。
 
反之,若平時就較疏離、封閉、溝通不良,遇到重大變故時家庭功能便可能無法運作與保持彈性及韌性。

 
綜合以上,家庭突發的壓力事件,最好的方式就是充份運用各種資源來因應。

 
如果家庭成員都能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維持良好溝通、協調,危機便可能化為轉機,使家庭系統恢復平衡,甚至更強而有力。若家庭無法以自身的力量化解危機,最好儘快尋求社會資源的支持與協助。

 


繼續閱讀:

1. 臺灣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一覽表

2. 不需太堅強!照顧者喘息專線-我們願意聽你說話




 

諮商心理師|張璇


從事性別議題/親密關係研究及婚姻情感諮詢工作十多年,專長為伴侶諮商、婚姻/家人關係、悲傷失落療癒。

目前為管理顧問公司心理諮詢顧問、企業特約講師,並為自由時報兩性版婚姻、媽媽經等媒體專欄作家,著作出版《愛情趴趴走》、《我喜歡你喜歡我》、《原來愛情不必這麼傷》、《幸福聖戰》等六本書。

 

▶ 張璇的FB:– 張璇心理師 • 愛情研究院 / – 力美恩生活美學 • 心理健康


張璇的其他文章>>
 



 

 



諮商心理師 張璇

諮商心理師 張璇

從事性別議題/親密關係研究及婚姻情感諮詢工作十多年,專長為伴侶諮商、婚姻/家人關係、悲傷失落療癒。 目前為中崙諮商中心心理師、管理顧問公司心理諮詢顧問、企業特約講師,並為自由時報兩性版婚姻、媽媽經等媒體專欄作家,著作出版《愛情趴趴走》、《我喜歡你喜歡我》、《原來愛情不必這麼傷》、《幸福聖戰》等六本書。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