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牙周病竟增14%罹癌率!這免費補助半年一次,護牙還能防癌
12703 人瀏覽 -
-
2019/09/15
作者 早安健康 -
-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牙周病不是口腔裡的問題嗎?怎麼會跟全身癌症有關係?近年來許多研究都發現,癌症的起頭往往跟感染與慢性發炎有關係。而牙周病就是一種遭受細菌感染而慢性發炎的狀態,加上細菌生長過程中釋出的毒素,同樣也會透過循環系統流經全身,成為腫瘤細胞促生因子。
一份刊載在美國癌症學會發行的《癌症期刊》中的論文發現,牙周病患比起沒有罹患牙周病的人,增加 14% 罹癌機率。研究認為牙周病菌隨著牙齦發炎進入血管中,在黏膜組織中引起發炎,導致該處病變並誘發癌症。此外口腔細菌若進入腸道後打亂腸道菌叢,導致免疫機能變差而誘發癌症。
目前研究已知牙周細菌與以下癌症有關連:胰臟癌、肺癌、食道癌、胃癌、大腸癌、頭頸癌、口腔與咽喉部位多種癌症等。
▍大腸癌切片發現口腔細菌
口腔中一種具核梭桿菌,和大腸癌有關係,透過牙周病牙齦進入循環系統,基隆長庚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就說,在幾個案例中,大腸癌患者腫瘤切片中也可能會找到具核梭桿菌 ,後來也證實口腔內的細菌跟大腸癌也有相關。
如果有吃檳榔習慣者,除了會直接造成口腔部位多種癌症如齒齦癌與頰黏膜癌等,也會因為造成牙周病,間接造成其他癌症。國民健康署指出,長期吃檳榔使牙齒極度損耗,使牙齒鄰接面喪失,容易使得食物塞牙縫造成嚴重的牙周炎。
(圖片來源:istock)
▍洗牙是消滅牙結石的方法
什麼是「洗牙」?為什麼要洗牙?不能自己在家洗牙嗎?為何醫生都說要半年洗牙一次?洗牙其實是俗稱,正式的說法是「結石刮除」,就是把牙齒與牙齦一帶積存的牙結石清除掉。
牙結石一開始是乳白色物質,較軟,填塞在牙縫,隨著時間慢慢發展,漸漸變硬,顏色開始轉為褐色或黑綠色,並且開始撐開牙齒與牙齦之間的空間,牙齦炎、牙周病將陸陸續續現身,一直不處理的話,牙齦開始萎縮,齒槽骨減少,牙齒就會鬆動、脫落。
因此我們可以說,除了日常在家養成口腔保健、潔牙的習慣外,到牙醫診所洗牙,是與居家保健相輔相成的預防醫療第一線動作,因為在家潔牙再仔細,多少還是可能有漏網之魚,定期到診所給醫師檢查牙齒的狀況,並且洗牙,是相當周全的做法。
居家潔牙與診所洗牙的層次還是不同,再厲害的刷牙工具也沒有辦法取代診所裡專業的洗牙儀器。至於為何要半年洗牙一次?因為衛福部補助民眾每半年免費洗牙一次!
▍洗牙流血怎麼辦
但是洗完往往伴隨著牙齦流血,而且不只當天,未來一周甚至都可能有流血的情況發生。正是因為這樣的狀況,讓許多人對洗牙退避三舍、興趣缺缺。
其實,洗血會流血,並不是牙醫師技術不好,而是因為牙齦本來已經有發炎、紅腫等情形。這是因為牙齦已經處於一個需要抵抗外來細菌的狀態,因此充滿了血液,送來免疫細胞、抗體與養分,在這種情形下,洗牙就容易流血。不過只要牙結石清掉,牙齦受到感染的情形有所改善,流血的狀況就會停止。
原文經早安健康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9月號《從齒變健康》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洽《早安健康》9月號
繼續閱讀:
1. 從七個要點來挑選擅長治療牙周病的牙科診所
2. 【口腔保健】牙周病易讓糖尿病惡化?做好口腔清潔讓慢性病走開
基隆長庚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就說,在幾個案例中,大腸癌患者腫瘤切片中也可能會找到具核梭桿菌 ,後來也證實口腔內的細菌跟大腸癌也有相關。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健康資訊網站 早安健康
-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做得到的健康,才會在每一天產生新力量。我們相信,尊敬大自然、呼應身體的訊息,才能找到正確的療禦方式。 世界上最好的治療,都是不花錢的。睡覺、大笑、動一動、曬太陽。健康,無價!
《早安健康》的英文Everyday Health,睡眠、刷牙、洗臉、抬頭挺胸收小腹、吃在地當令食物,建立在天天的生活裡,才會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健康。
官網: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
-
-
- 繼續看更多
- 1 端午習俗話中醫
- 2 夏天,眼睛如何防曬?
- 3 每天步行,就是最能達成安頓身心...
- 4 要怎麼成為「臺灣之光」?銀髮引...
- 5 不只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身體疲勞...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