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台大「心臟裁縫師」團隊 修補瓣膜助重生
新竹台大「心臟裁縫師」團隊 修補瓣膜助重生
主動脈狹窄好發於80歲以上族群,但通常前、中期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忽略,到重度瓣膜狹窄產生心衰竭症狀的時候,已經嚴重威脅到生命安全。
健康醫療網
2019/10/06
瀏覽數 10,857

文/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夏季溼熱難耐,容易有頭昏腦脹、疲乏無力、胸悶等症狀,以為是中暑,休息一下就會好,但事實上也有可能是心臟發出的警訊-主動脈瓣膜狹窄!
▍主動脈瓣膜狹窄拖到心衰竭才就醫 恐活不過2年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林明賢表示,主動脈狹窄好發於80歲以上族群,但通常前、中期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忽略,到重度瓣膜狹窄產生心衰竭症狀的時候,已經嚴重威脅到生命安全,往往存活期不超過兩年,甚至有時引發「猝死」,連急救都來不及。
林明賢說,病患往往對疾病不夠瞭解,明知自己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卻拒絕治療,「很多病人聽到要開刀就很害怕,確診後反而失去聯繫。」因而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間。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林明賢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前、中期沒有明顯症狀,民眾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治療。
▍心臟瓣膜有使用期限 最新技術可望再延長壽命
目前瓣膜置換是唯一對成人患有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有效的治療方式,以使用年限來說,金屬瓣膜年限較長,但必須終身服用抗凝血劑,飲食也多有限制;而豬心瓣膜使用約莫10年後會漸漸鈣化,須再次施行瓣膜置換手術;牛心瓣膜因為血液動力學較好、瓣膜開口較大,臨床統計可以使用至少15至20年。
林明賢表示,現在瓣膜技術已經進步很多,未來將引進外科植入式支架瓣膜,或是不須經過福馬林抗鈣化處理的「乾式瓣膜」,有望再延長人工瓣膜使用期限,造福更多病人。
▍瓣膜修補比瓣膜置換更難 考驗團隊技術
除了主動脈瓣膜狹窄,二尖瓣閉鎖不全也是台灣常見的瓣膜性心臟病,臺大醫院新竹分院急重症中心主任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蔡孝恩表示,曾有病患因為久咳不止,就醫後才發現是嚴重二尖瓣逆流,已經引發肺水腫,再晚一步恐有生命危險,所幸經過瓣膜修補手術後重拾健康。
蔡孝恩表示,部分病人不適用瓣膜置換手術,會建議進行心臟瓣膜修補手術,以保留較完整的左心室功能,但心臟瓣膜修補比起瓣膜置換更考驗醫師及團隊技術,過去僅有少數大型醫學中心才能夠執行。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自2011年改制以來,致力發展急重症醫療,如今每年約執行200例開心手術,包括困難度高的心臟瓣膜修補手術,提供醫學中心等級的醫療服務,無疑是竹苗地區民眾一大福祉。
原文經健康醫療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心臟衰竭共病多,心臟復健很重要!
2. 比癌症更致命的疲球心-心臟衰竭

關於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官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