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照顧常被忽略的-足部傷口照護

糖尿病照顧常被忽略的-足部傷口照護

根據統計,糖尿病患者一生約有12~25%的機率會有足部潰瘍,20%的患者也是因足部問題住院治療。

護理師 愛琳

2020/08/09

瀏覽數 15,656


 
文/愛琳


國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一直皆是榜上有名,糖尿病會引起的許多併發症,不僅在照顧上須要特別留意,對照顧者來說也是需要額外多費心。

其中最需要留意的就是足部傷口照護!

根據統計,
糖尿病患者一生約有12~25%的機率會有足部潰瘍,20%的患者也是因足部問題住院治療,而糖尿病患者在發病十年後,平均有1%病患截肢,截肢後的死亡率在三年內高達40%。因此提醒糖尿病患者,千萬不容忽視一點傷口,患者及照顧者都須好好留意,避免日後造成截肢的遺憾以及照顧上的困難。



 

▍糖友常見3種原因  導致傷口潰爛

一般傷口若有適當的照顧,如沒有其他感染問題發生,大約一到兩星期內可以復原,但糖尿病患者因以下幾個原因,傷口若不細心照料與觀察,很容易演變成傷口潰爛!
 


1. 血管病變

代謝異常使血液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引起周邊血管病變造成血管硬化或是堵塞,以致傷口部位的血液循環不良,氧氣,營養素、藥物及免疫細胞無法到達受傷的組織來幫助傷口癒合。


2. 神經病變

因代謝異常使得感覺、運動神經以及自主神經受到影響,對於皮膚上的觸覺部敏銳,若足部出現傷口、紅腫也無法正常察覺。而自主神經病變也造成末梢神經無法正常控制血液供應,末梢循環無法發揮作用,進而引起組織缺血。


3. 感染

糖尿病患者因長期高血糖,降低白血球活性,及吞噬、殺菌的功能造成免疫功能下降,故較容易受到皮膚上的細菌感染,若是足部清潔習慣不良就容易受到黴菌侵犯影起香港腳,或是一點傷口都可能引發感染。

 
足部
(圖片來源:pixabay)
 
 
▍9點警訊需注意  恐引發足部感染

最後提醒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並且留意足部清潔外,若有以下症狀也需要提高警覺,並免引發感染造成更嚴重的問題!
 
(1) 足部的感覺異常。
(2) 足部的皮膚顏色改變。
(3) 足部的皮膚溫度改變。
(4) 足部的傷口癒合不易。
(5) 走路或休息時腿部會出現痠疼的情形。
(6) 足度的脈搏微弱或摸不到。
(7) 腳踝經常
水腫
(8) 足部的皮膚龜裂。
(9) 足部的雞眼或繭的部位周圍紅腫。
 

------
參考資料:
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糖尿病中心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台大醫院
林口長庚醫院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繼續閱讀:
 
1. 【梅雨季狂下雨 糖友要落實控糖 預防足部病變
 
2.
糖友當心!併發症才是無形殺手
護理師 愛琳

護理師 愛琳

護理師

照護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但是光有專業知識也是不夠的, 還需要有愛心與耐心,視病猶親, 因為有一天,你我都會老, 如何有尊嚴健康的老去,是我們共同的期待與盼望。 護理經歷: 癌症病房、骨髓移植中心、內科病房、洗腎室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