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喜歡屯積各種藥品、胡亂服藥,要如何說服他們去醫院就診?-《照顧父母》
老人家喜歡屯積各種藥品、胡亂服藥,要如何說服他們去醫院就診?-《照顧父母》
如果父母本身有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或腎臟病,子女可以多蒐集相關的資料,讓他們閱讀,或在回診的時候,請醫師特別叮嚀父母,哪些是父母該特別注意的地方,因為有時醫師講一句,比子女說破嘴都還有效。 這樣就可以讓父母知道自己出現那些狀況時,就算看起來只是小問題,也要很小心,必須早點到醫院就診,才不會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寶瓶文化
2016/10/11
瀏覽數 19,334

醫師在開立藥品時,都是根據病人當時的情況去處理。除非父母本身已經是「久病成良醫」,對於每種藥物的特性、用法與副作用都很熟,否則他們這麼做,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疾病不只千百種,藥物的選擇更是複雜,所以當他們感到不舒服,而且情況又持續變差時,最好的做法還是帶他們到醫院。
但為什麼父母即使身體不舒服,還是不想去醫院?是因為看診不方便?不想多花錢?或者單純地認為那只是小毛病,沒有什麼大礙?
如果是因為往返接送或財務的問題,那麼,這時就需要與其他的家人們溝通,大家一起討論,該如何處理。特別是當父母的年紀越大,醫療方面的需求一定會更多,在人力與財務上,如果能提早安排做準備,即使最後沒用到,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除了從自家人身上尋求支持外,也不要忘記還有很多社會資源可以運用。妥善地利用這些資源,可以減輕很多負擔。
在此也提醒所有為人子女者,當父母生病,請別將所有的責任往自己的身上攬。因為照顧生病的人,從來不是單獨一個人就能做到的事。
如果父母認為他們的不舒服只是「小毛病」,吃吃成藥就好。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知道,有很多的大問題一開始都是由他們所謂的小毛病所引起的。

如果父母本身有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或腎臟病,子女可以多蒐集相關的資料,讓他們閱讀,或在回診的時候,請醫師特別叮嚀父母,哪些是父母該特別注意的地方,因為有時醫師講一句,比子女說破嘴都還有效。
這樣就可以讓父母知道自己出現那些狀況時,就算看起來只是小問題,也要很小心,必須早點到醫院就診,才不會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更多《照顧父母》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 你是積極照顧病人的家屬嗎?有時責任不在你,不用全都扛在身上
◆ 如何處理「疾病的壓力」?醫師傳授兩方式,讓家人一起面對
◆ 跌倒卻併發心臟衰竭?讓人一病不起的骨質疏鬆
◆ 「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父母對於健康食品來者不拒,該怎麼辦?

本文經【寶瓶文化】同意後轉載,更多本書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