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負面情緒壓力、為身心充電!慢生活提案:編織比冥想更有靜心效果

少負面情緒壓力、為身心充電!慢生活提案:編織比冥想更有靜心效果

許多資料指出,花太多時間在社交媒體上面,不僅無益身心健康,還可能令人陷入自卑、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

早安健康

2022/03/13

瀏覽數 5,544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即使好不容易擠出了一些空閒時間,也會不自覺就跟平常一樣,忍不住打開手機、平板,開始追劇、打遊戲,或是確認FB、IG有沒有新消息嗎?經由無遠弗屆的網路,即時推播的資訊大量湧入,累積的疲勞仍然無法消除,我們的思考和情緒還會跟著受到影響。
 
許多資料指出,花太多時間在社交媒體上面,不僅無益身心健康,還可能令人陷入自卑、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如果總是不自覺地將自己和他人比較,對於看到的內容經常有憤怒、壓力的反應,甚至在做任何事情的同時都無法放下手機,可能就該另覓途徑為身心充電了!
 
或許「慢生活」無法一步到位,但是我們已經以匆忙的步調生活了數十年,從現在開始「慢慢來」,又何妨?

✔ 慢生活提案:編織
 
如果你有關注「2020東京奧運」賽事,想必會記得英國跳水王子戴利(Tom Daley)在場邊不停打著毛線的身影,而在比賽結束時,戴利也織好了奧運限定版紀念外套和金牌收納袋,並且把照片放上專為編織作品而開設的IG帳號「madewithlovebytomdaley」,得到不少迴響。
 
其實,編織正是戴利練習平靜、正念(Mindfulness),與壓力共處的方式。《開始編織,好事會發生!織出你的創造力、療癒力與愛的力量》作者貝西.吉兒(Betsy Greer)也在書中分享,編織的過程充滿可能性,而編織的動作不斷重複且形成節奏,讓人很容易地就能夠專注於當下,長年練習瑜伽和靜心冥想的她甚至認為,對她來說,編織比冥想更有靜心效果!
 
如果沒有特別想完成的作品,也可以重複利用同一段毛線,打完之後拆開就可以了。吉兒指出,剛開始練習編織時,難免會在意針法有沒有錯誤,但是當基礎針法逐漸熟練,就能專注於每一針,並將注意力放在呼吸,其他煩心事都會暫時從腦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平靜愉悅。
 

 

原文經早安健康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3月號《慢運動》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洽《早安健康》3月號
 

繼續閱讀:
 
1. 壓力大時,試著轉移注意力到身體變化-《不累的生活:正念紓壓,讓照護更得心應手》 
 
2. 放鬆舒壓看這裡,冥想的第一步:想想「三件幸福的事」-《冥想:每天,留3分鐘給自己》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

健康資訊網站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做得到的健康,才會在每一天產生新力量。我們相信,尊敬大自然、呼應身體的訊息,才能找到正確的療禦方式。 世界上最好的治療,都是不花錢的。睡覺、大笑、動一動、曬太陽。健康,無價! 《早安健康》的英文 Everyday Health,睡眠、刷牙、洗臉、抬頭挺胸收小腹、吃在地當令食物,建立在天天的生活裡,才會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健康。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