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胰臟癌確診多晚期 難開刀、易復發卻並非無藥可醫
6162 人瀏覽 -
-
-
2023/03/01
作者 健康醫療網 -
-
-
-
-
-
胰臟癌帶走了許多名人,除了體育主播傅達仁,還有演員巴戈及資深名嘴劉駿耀都因此疾病病逝。依2021年衛福部公布的十大癌症中,胰臟癌發生率雖未佔進前十名,死亡排名卻為第七名,被認為是惡性腫瘤中最嚴重、最具侵襲性且預後不佳的癌王。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治醫師姜乃榕表示,胰臟癌病患不僅確診時多是晚期、無法開刀,且開刀後也很容易復發。▍隱身腹腔深處難以檢查 確診七成以上為晚期 為何胰臟癌如此棘手?姜乃榕醫師提到,因為胰臟隱身在腸胃道之後,位處腹腔深處,有時候腹部超音波也比較難深入檢查,會有許多盲點,必須要以電腦斷層掃描或磁振造影才能清楚評估。 早期症狀如腹脹、胃口變差及腰痠也容易被忽略,通常病患要等到不舒服的情形較明顯時,如肚子痛、腰痛或黃疸等症狀出現時才會就醫。因此確診時約有七成以上的病患是不適合手術的晚期患者。
▍不能開刀接受化療 復發後二線藥物接續治療 如果癌細胞有遠端轉移或侵犯到血管,基本上都沒辦法以外科手術清除乾淨,姜乃榕醫師坦言,若不能開刀治療,可以用化療方式進行全身性治療。 近年治療藥物發展有蠻多的進展,包括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大幅改善了治療困境。最早只有一種第一線化學藥物有健保給付,近年來有多種一線藥物組合及二線藥物納入健保給付,讓病患有更多的治療選擇。 姜乃榕醫師分享,第一線化療藥物合併使用相較於單個藥物可減少三至四成的死亡率,平均存活約9到11個月,加上接續的二線藥物治療,可使整體存活時間延長到一年以上。 ▍肝轉移晚期患者化療後開刀 醫籲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求生機 面對化學治療,民眾容易因副作用而卻步,姜乃榕醫師也提到,事實上每個人體質不同,對藥物的反應也不同,必須用藥後才能知道副作用,即使有拉肚子、噁心、嘔吐、血球下降等不良反應,都可以經由其他輔助藥物幫忙緩解副作用。 雖然晚期胰臟癌不能開刀會抹殺許多患者的鬥志,但姜乃榕醫師分享,期別並不是那麼重要,應該先與醫師做充分溝通後,勇敢接受全身性化療或加上其他輔助性治療。 她分享曾經遇過一位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的患者,雖然一開始無法接受手術,但經過多種化療藥物合併使用一年半後,肝腫瘤幾乎消失,順利接受手術切除原發胰臟腫瘤,即使是所謂的末期也都還是有機會。 鼓勵病友多一點勇氣,配合醫師治療,現在作戰武器比以前多,就算治療到後期體力下降,也可視情況減少藥物劑量與頻率,讓藥物效果與腫瘤生長速度達到平衡(進展緩慢或停滯),並非要追求治癒,而是與疾病和平共存,達到有意義及有生活品質地延長生命。
原文經健康醫療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近年藥物治療有蠻多的進展,包括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大幅改善了治療困境。最早只有一種第一線化學藥物有健保給付,近年來有多種一線藥物組合及二線藥物納入健保給付,讓病患有更多的治療選擇。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 健康養生新聞資訊網路媒體 健康醫療網
-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
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官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
-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