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做好理財規畫 別急著投資

    4622 人瀏覽
    每個人都想有錢一輩子,絕不會只想有錢一下子,投資雖然是理財規畫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只是其中一部分。美好人生理財不可少,樂活養老規畫要趁早,但切記還沒做好理財規畫前,別急著投資。


    文/廖一聰


    去年3月迄今,美國聯準會(Fed)為了抵抗通膨,1年內升息9次,共計19碼,利率上升至5%,帶動美國公債殖利率、美元指數同步走高,卻也在今年初引發金融市場震盪。

    據報載,過去1年,許多民眾受金融機構理財專員遊說及升息趨勢吸引,大量將過去幾年購買預定(宣告)利率較低的保單解約,改存美元定存或購買美元債券,但以美國公債在這期間價格計,出現4%至10%損失,而這還不包括購買債券的手續費及保單解約費用。

    運氣好一點的人,當初若用新台幣28元換匯,以美元升值至30.5元,就有近9%的匯兌利益可填補損失。然而以此為例,到底是身為散戶的你賺到?還是金融業者賺到?

    金融商品沒有好壞之分,端視個人需求而定,但挑選金融商品時,若非一開始就配置錯誤或因銷售人員錯誤引導,否則短線進出絕對不是好方法,長期持有才是好的策略。而能
    根據自己的需求與屬性,做好資產配置也才能保持長勝。

    投資股票、債券與購買保險的資金,原本就是兩筆不同的錢,不該混為一談。對於股票與債券,只要有資金,便可以視市場行情隨時交易;但購買保單就沒那麼容易,不只需要資金,還要審核投保動機、年齡及身體健康。

     


     


    若當初購買保單的目的,僅是作為閒置資金的配置,小賠小賺白忙一場也就算了,但若是為了家庭保障或預留稅源而購買保單,短線進出的結果除了可能買不到原來條件的保單,更可能因為實質課稅原則,造成保單喪失相關稅負優惠,恐怕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投資跟理財不同,投資是將本求利,唯一的目的就是獲利,但最後到底想賺多少?何時賺到?是否停損?可能都不在原先的預想範圍,甚至會臨時改弦易轍。但理財不一樣,
    理財規畫是透過科學化分析與步驟化安排,以提高達成人生各階段不同財務需求的可能性為目標。

    需要先檢視目前擁有的資源以及面臨的限制,試算未來的各項財務缺口,累積儲蓄、預留緊急預備金,做好風險控制、並安排移轉分散的管道,擬定穩定且易於執行的投資策略,挑選適合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組合,最後再定期的檢視與調整。

    每個人都想有錢一輩子,絕不會只想有錢一下子,投資雖然是理財規畫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只是其中一部分。美好人生理財不可少,樂活養老規畫要趁早,但切記還沒做好理財規畫前,別急著投資。(本文作者為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CFP®))



    原文經smart智富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用2方案打造穩定退休現金流
     
    2. 聰明配置資產 保值又抗通膨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Smart智富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保險、退休規畫、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以及透過旗下臺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等財經暢銷書,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Smart財經好讀」: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
     
    Smart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martmonthly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