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陪伴,協助家屬找到適應的力量《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

透過陪伴,協助家屬找到適應的力量《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

哀傷是需要被經歷,而不是被忽略或克服的。做為真心關懷喪親家屬的親朋好友,我們可以做的是:透過「陪伴」,協助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適應力量。

寶瓶文化

2023/07/26

瀏覽數 5,731


文/商沛宇(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臨床心理師)


▍【療心錦囊】透過陪伴,協助家屬找到適應的力量

得知身旁有人正經歷喪親之痛時,我們通常會直覺式地反應:小心不要觸碰到對方的傷口,注意不要踩到對方的地雷。基於這樣的認知,我們常採取避談、或當作沒有這件事情似的與喪親家屬相處。

又或者常在不知不覺中,對喪家屬傳遞出「應該盡快放下,從傷痛中走出來」的態度,例如習慣以「節哀順變」、「要堅強」做為安慰的話語。

事實上,這些都不是協助喪親家屬適應哀傷最好的做法。


哀傷是需要被經歷,而不是被忽略或克服的。

做為真心關懷喪親家屬的親朋好友,我們可以做的是:透過「陪伴」,協助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適應力量。


✔ 「尊重」這份哀傷

我們需要尊重他們的哀傷,尊重他們在哀悼過程中可能經歷的各種情緒,耐心地陪伴他們體驗過程中的喜怒哀樂。


✔ 「討論」如何好好地安排生活

同時,我們也可以陪著他們討論要如何適應沒有逝者的生活。

例如:重新投入社交;安排課程,自我充實;學習生活所需的技能(如開車、基本的水電修繕、煮飯)等。並鼓勵他們將部分的注意力回到自己的身心健康上,如穩定作息、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 「聊聊」與逝者之間的珍貴回憶

如果和喪親家屬間的關係夠穩固及信任,也可以鼓勵他們聊聊與逝者之間珍貴的回憶。

例如:彼此做過或說過哪些難忘的事情或話語?彼此在心中占有什麼樣的位置?有沒有哪些物品或儀式在他們之間具有重要的意義?

維持溫柔、有耐心的陪伴,不趕步調、不忽略真實的感受,重視喪親家屬與逝者之間的連結——相信我們終會慢慢在失落與新生活中,找到平衡與平安。

 
繼續閱讀:
 
1. 喪親之痛並非註定緊握不放、悲傷復原也無正解-《生死溝通》
 
2. 允許自己悲傷,別急著快點好起來:在失親的陷落中自我疼惜-諮商心理師 張璇 

 
更多《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的文章:
 

 

  
     

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
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
作者/商沛宇

本文經寶瓶文化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寶瓶文化

寶瓶文化

出版媒體

寶瓶文化以最旺盛的企圖心在出版市場出發,「把事情做大」是寶瓶創社的信念。我們有最專業的精神與非如此不可的決心。我們深信,要做出版,就要做大眾出版,而以我們的專業、決心與意志力,必能讓作品有最完美的呈現,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未來,寶瓶將繼續努力出版高品質且適合大眾閱讀的好書,希望藉此努力,能讓讀書成為全民運動! 文學、教育、視野。向自己提一個問,讀一本書,去探觸、延伸生命的邊界。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