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老人自殺」的神秘面紗,千萬別錯過可利用的社會資源

揭開「老人自殺」的神秘面紗,千萬別錯過可利用的社會資源

我們常常對老人有刻板印象,老人就是喜歡貶低自己,說自己沒用,說自己要死了,更常常喊這裡痛那裡痛,說自己人生沒希望了。 所以我們把這些事情視為理所當然,而忽略了老人憂鬱症的可能,導致老人自殺的盛行。

李羚榕

2016/10/28

瀏覽數 33,263




「我啊!退休了就沒用了」、「老了就是這樣,要死了!要死了!」誰說老了就會這樣?
 
(圖片來源:stocksnap)
 
我們常常對老人有刻板印象,老人就是喜歡貶低自己,說自己沒用,說自己要死了,更常常喊這裡痛那裡痛,說自己人生沒希望了。
 
所以我們把這些事情視為理所當然,而忽略了老人憂鬱症的可能,導致老人自殺的盛行。
 
老人心理衛生與自殺防治手冊中,可以看到許多老人自殺的概況、老人自殺行為與可能引起自殺的原因,還有對於老人自殺行為的防治。

(按此下載:老人心理衛生與自殺防治手冊

以下我們將介紹內容重點,讓大家利用三分鐘揭開老人自殺的神秘面紗:
 
Q:老人常用哪些方式傷害自己或企圖自殺?

A:在台灣,常見的是上吊、跳樓、農藥、溺水、刀割。
 


Q:老年人的自殺,男女有別?

A:老年族群與年輕族群狀況相似
  • 女性常有自殺意念與企圖(70%)。
  • 男性有較高的自殺死亡率(60%)。
 

Q:年紀越大自殺死亡率越高嗎?

A:老人自殺死亡率遠高於其他族群,以 2014 年為例:
65 歲以上(31%)>45-64歲(20%)>25-44 歲(16%)>15-24 歲(5%)>14 歲以下(0.1%)

其中又以 75 歲以上的族群自殺死亡率最高。
 


Q:哪些老人易出現蓄意自傷的行為?

A:
  • 精神疾患,如重度憂鬱症、老年期妄想症等。
  • 人格疾患,75%自殺個案有較敏感、易焦慮、強迫性與依賴性的人格特質。
  • 身體疾病,生理疾病導致心理症狀產生。
  • 社會性因素,孤立的社交關係、未適當處理的悲慟反應等。
 



Q:什麼事情發生時,老人特別容易企圖自殺?

A:
  • 社會關係孤立、社會資源薄弱者
  • 常感到孤獨、無助、無望的人
  • 配偶逝世
  • 經濟能力喪失與貧窮
 

Q:獨居老人自殺率比較高嗎?

A:獨居老人與一般老人自殺的原因相似,但因為獨居老人社會支持薄弱,所以自殺死亡率較高。
 


Q:哪些老年精神疾病容易有自殺行為?

A:自殺老人中有 65%-75%有精神疾病。
  • 44-90%有憂鬱症
  • 15-20%有妄想症
  • 3-12%有精神分裂症
 

Q:哪些身體疾病跟老人自殺特別相關?

A:老年人若是罹患和疼痛有關的慢性疾病或重大疾患(如下),再加上有社會心理壓力,容易造成憂鬱症,而產生高自殺率。
  • 癌症
  • 腦血管疾病(如血管性憂鬱症)
  • 慢性疾病(肺部疾病、失能)
 

Q:曾經試圖自殺的老人,再次自殺的機率會不會比較高?

A:約有 25%~50%左右曾試圖自殺的老年人,一年內會再次出現自殺企圖。
 


Q:老人自殺前會有什麼徵兆?

A:
  • 整理、打包重要的東西。
  • 將自己平日最心愛、珍藏的東西送人。
  • 預先交代後事、探訪許久未見的親友、收集自殺工具(累積藥品、勘查地形)。
  • 較常表達主觀的無望感、無助感與罪惡感。
 

Q:老人自殺行為,可以預防嗎?

A:老人自殺行為通常都是有跡可循的,一旦注意到了,就適時轉介專業諮商,以及早預防悲劇的發生。


Q:老人突然主動談論死亡的議題,該怎麼辦?會不會真的去自殺?

A:在大多數的自殺個案,試圖自殺前會拋出求救或是希望獲得瞭解的訊息,而「談論死亡」正是其中之一。

約有 70%的自殺個案在自殺前會向其親屬提及死亡念頭,但妥善處理的卻不到 20%,所以當老人有這樣的念頭時,我們應試圖去了解他的想法與行為,並適時轉介專業單位。

 

可用資源在這裡: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生命線:1995(要救救我)
張老師:1980(依舊幫你)
◆ 心快活心理健康平臺:

 查查看家裡附近哪裡有資源➔ 點我點我

 可以看看老人生病心理調適課程➔ 點我點我

 
(圖片來源:pixabay)
 
 
繼續閱讀:

1.
殺人於無形的文明病-別輕忽老人憂鬱的摧毀力

2. 憂鬱症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老年憂鬱症更需要你我關注-諮商心理師艾彼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
自殺防治手冊


李羚榕

李羚榕

艾莉

我是李羚榕,又叫做艾莉。是那位醫院走廊上步履蹣跚的老奶奶,讓我發現我對長照的使命...。 那年,我 16 歲。 畢業於北醫高齡健康管理學系的我,現在正堅持著我的夢想投入長照工作!我用資訊傳遞與活動推廣的方式,完成我對老奶奶的承諾,也希望能將這份愛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