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轉診疾病前三名 慢性病4成仍在大醫院看

國人轉診疾病前三名 慢性病4成仍在大醫院看

為避免民眾小病跑到大醫院,健保署自2017年起實施「分級轉診計畫」,但大醫院的輕症患者不減反增,健保署也公布轉診疾病前三名,提醒民眾選擇合適的醫療機構。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3/09/17

瀏覽數 4,446


文/愛長照編輯團隊


為了避免民眾因小病跑到大醫院,早成醫療資源浪費,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自2017年起實施「分級轉診計畫」,鼓勵患者在就醫時選擇合適的醫療機構,減輕大型醫院的醫療壓力,同時提高基層醫療機構對慢性病患者的接納度。


然而國內慢性病案件,仍有43.5%是集中在區域醫院以上,健保署也於今(17)日公布國內分級醫療轉診「上轉」和「下轉」的常見疾病排行。


▍「上轉」和「下轉」的疾病排行


✔ 「上轉」至大型醫院的前三大疾病

若罹患的疾病需要更專業的深入診斷、治療,將會由基層醫療機構「上轉」至大型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等)。

民眾看完診所後「上轉」前三名疾病別依序為:

1. 良性腫瘤(4.86%)
2. 影響循環呼吸系統之徵候(2.81%)
3. 脈絡膜或視網膜疾病(2.77%)


✔ 「下轉」至基層醫療機構的前三大疾病

若為輕症患者,或是慢性病的長期追蹤管理,在一般診所等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較為適合,就會由大型醫院下轉至基層醫療機構。

民眾在醫院就診後「下轉」前三名疾病別依序為:

1. 糖尿病(6.4%)
2. 食道、胃和十二指腸疾病(3.5%)
3. 脊椎病變(3.3%)

健保署務管理組組長劉林義指出,國內慢性病案件,仍有43.5%是集中在區域醫院以上,但部分原因與新冠疫情期間,民眾就醫轉診意願較低有關。

▍下轉診所後看診持續率低 健保署持續鼓勵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目前在醫院聯盟內,基層診所接受慢性病人的轉診率已從109年的33.45%、110年的37.96%、111年的38.21%逐年增加中。

健保署也追蹤更詳細的情形,病患下轉診所後,仍持續至少2次以上看診的比例,僅佔29.97%,部分原因可能是下轉後醫療機構未開立醫囑,或患者自行前往非協調轉診的醫療機構,導致無法追蹤。健保署鼓勵更多醫療機構支持分級轉診,同時提供健保補貼。


 
繼續閱讀:

1. 原來好醫師,就在隔壁!分級醫療、雙向轉診讓民眾省時又省力 
 
2. 電子轉診又快又好!快查詢「家庭醫師」轉診迅速、省費用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