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長輩出門前重複確認與檢查!掌握外出動線引導原則
失智長輩出門前重複確認與檢查!掌握外出動線引導原則
照顧失智長輩的優先是瞭解大原則,並保持個別化的彈性,受到「尊重」後的長輩,對於外來意見接受度會相對提高一些。
賴芝瑩 Riva
2024/06/10
瀏覽數 4,745

文/照顧管家 賴芝瑩社工師
家中輕度失智的長輩會這樣嗎?因為沒有安全感,在外出前總會重複確認、檢查,如:門窗鎖了嗎?瓦斯關了嗎?一直想上廁所等等而延後出門,影響前往日照中心、據點活動的時間。
我們可以先理解長輩重複確認的原因:
▶ 長年習慣
▶ 不安全感
▶ 腦中離開家前的準備訊息迴路反覆出現
▶ 曾經遺忘、遺漏,因而被責備的經驗
我們可以有的處理原則有以下:
▶ 出門前,盤點全部要處理的事情、確認的細項,例如:確認瓦斯關了沒、門窗關好沒、如廁、鑰匙帶了沒、錢包帶了沒、佛堂拜了沒。
▶ 將事項排列先後順序,掌握化繁為簡、動線由家中最裡面安排至門口,縮短反覆確認的動作。
例如:先確認瓦斯關了沒→上廁所→到佛堂跟佛祖參拜→檢查門窗→穿上鞋子→確認鑰匙和錢包→已在門口,可直接出門
▶ 可在門口穿鞋時,會直視的區域,張貼攜帶物品的列表,以真實物品的照片搭配單詞為佳。
▶ 輕度失智尚有部分學習能力,依循擬定的優先順序,多次陪伴引導,重新建立生活習慣與思考迴路。
(圖片來源:phto ac)
我們可以試著這樣說:「媽媽,謝謝你每次出門都有檢查的習慣,我們現在一起來檢查瓦斯(依據順序進行)、……,都檢查完了,我們來穿鞋子,鑰匙、錢包也都帶了,我們一起出門吧!」
鼓勵大家以「我們一起」,這具有獨立性與信任、陪伴的用意,對長輩而言是強大的正向支持,如此,我們便有機會在陪伴下,協助建立簡化後的動線與行動。
如果長輩堅持自己的動線,我們能努力的方向是先降低衝突、尊重長輩的規則,可以協助「化繁為簡」,例如幫忙製表每天使用,請長輩檢查完後打勾,有了工具,長輩生活也會更有自信,抑或是,直接在要檢查的地方,以步驟化的方式用數字標示次序。
照顧失智長輩的優先是瞭解大原則,並保持個別化的彈性,受到「尊重」後的長輩,對於外來意見接受度會相對提高一些,此時,再以「討論」的方式引導調整步驟,從內到外的方式進行安排,以及漸進式調整習慣,可行性會較高。照顧者可以在原則左右些微擺盪,漸進式的靠攏中間原則,一點一滴會找出最適合自家的方式。
愛長照星雲計畫是為照顧者專屬規劃的服務,將安排照顧管家和照顧者,約Line通話時間討論遇到的困難和壓力(照顧者說我們像是照顧規劃師呢!)無論是即將面對照顧的不知所措,或是照顧多年仍然有許多的無可奈何,照顧管家都可以和你共同擬定計畫改善狀況。
星雲計畫由多家企業單位贊助,申請使用是免費的!2023年推動至今已超過千人申請,我們無限制申請條件,無須檢附相關證明,只要你希望有人和你討論看看,直接登記問卷即可: https://www.surveycake.com/s/P8Aza
繼續閱讀:
1. 想申請長照資源照顧父母,他們總說:「我不要!」照顧管家芝瑩叮嚀從理解出發再溝通
2. 為什麼不願意戴助聽器?溝通5步驟讓你順利討論、更懂長輩的心
我是芝瑩,是一位社工師。 曾經在醫院、癌症基金會、長照個管單位任職,也擔任過醫院社工室主任,看過不同類型與議題的個案,對於一般民眾認為不可談的「疾病」、「照顧」、「生死議題」很有感,幫助資訊傳遞與溝通是我們可以更努力的地方,希望能讓照顧資訊更普及化。 也因為工作上知道「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更看重自己照顧家庭的角色,同時為了把自己現階段任務-照顧與陪伴好兩個年幼的兒子,達到更多的自我實現,因此離開醫院,希望讓「照顧」這件事不再是「自家的事」,而能成為可以跟外人提起討論的事。 工作以外,家人間也經歷許多議題與故事,我的長輩其一在安養院吸入性肺炎離世,另一高齡時罹患失智症併同妄想症狀,還有慢性肺阻塞氣切進到呼吸照護病房,長輩都已離世,而親身經歷的感受仍歷歷在目。 期盼把那些大家覺得「應該知道」的事,真正的把知識、訊息、技巧傳遞出去。 期待大家在付出努力地照顧路上,我能協助「照顧者」這個角色,以任何形式支持。 現職:愛長照星雲計畫的照顧管家、兩個兒子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