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竟言語障礙?治療、照護有訣竅

中風後竟言語障礙?治療、照護有訣竅

運動性言語障礙患者需要擬訂個別化的語言訓練,必要時搭配藥物治療及手術。輕、中度的運動性言語障礙患者,語言治療訓練可有效改善說話情形。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6/29

瀏覽數 40,328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43歲男性中風後發現自己說話時總是無法準確發音,不斷嘗試卻越來越糟,因此感到非常沮喪,隨後被轉介並接受語言治療,才逐漸重拾說話信心。運動性言語障礙如何造成?

 


▍ 中風、腦傷、腫瘤造成神經受損 言語肌肉控制失調

 

運動性言語障礙主要由於中風、腦傷、疾病或腦腫瘤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或周邊神經系統受損,使得言語肌肉控制失調(肌肉麻痺、無力、聲調控制不佳、動作不協調),並出現呼吸、發聲、共鳴、構音及韻律控制問題,影響說話清晰度。運動性言語障礙可分為2類:

 


1. 吶吃

 

執行言語動作的神經肌肉受損,使構音器官運動時產生不協調的情況,出現語音含糊、說話音量改變、音調改變、語速改變等表徵。上述言語特徵會依神經肌肉受損位置不同改變。

 


2. 言語失用症

 

因大腦負責計畫及排序說話動作的部位受損,導致說話時語音錯誤不一致,可能伴隨用力、不斷修正與嘗試發聲的行為。

 



▍ 運動性言語障礙 治療採個別化語言訓練

 

桃園醫院新屋分院語言治療師劉書君說明,言語失用症能在自然情境下,自發說出適當話語(如:打招呼時反射性說早安、得到他人協助馬上說謝謝),但若刻意要求患者說出特定話語,反而導致錯誤。協助運動性言語障礙的患者,分為治療及照護2層面。

 

運動性言語障礙患者需要擬訂個別化的語言訓練,必要時搭配藥物治療及手術。輕、中度的運動性言語障礙患者,語言治療訓練可有效改善說話情形;但重度的運動性言語障礙患者,上述語言訓練效果較有限,必須再更進一步依照個案能力,配合非口語的溝通策略來促進其功能性溝通能力。

 

家人及照護者協助運動性言語障礙患者時,可參考6個重點:

 

1. 與患者對話環境安靜

 

2. 避免溝通時間過長、複雜及強迫性的對話模式

 

3. 提醒患者以簡單句表達,甚至搭配圖像、手勢、表情及書寫等方式

 

4. 對話時耐心並給予充分時間,或猜測患者的意思或簡單提示

 

5. 避免指正及要求患者,盡量正面鼓勵引導

 

6. 重度患者不必堅持以口語溝通,可以嘗試注音符號、圖片、溝通本、電腦打字等,協助患者溝通。

 

溝通技巧

(圖片來源:photoAC)

 

本文經優活健康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語言治療之復健vs.耳鼻喉科 哪裡不一樣?

2. 你聽過「失語症」嗎? 10個問題,看看你有多了解失語症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Uho優活健康網

Uho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