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起床,我知道」智慧床墊,解決高齡社會的需要
「你起床,我知道」智慧床墊,解決高齡社會的需要
除了智慧床墊已經越趨成熟外,也有團隊延伸光纖技術,希望以導電塗料或者導電纖維取代光纖,研發替換性更高、價格會更平易近人的「感應床單」,讓可水洗的特性方便普及到照護機構以及居家使用。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4/28
瀏覽數 30,039

文/YENYEN
根據統計,長輩們最常發生跌倒的地點之一,就是在床邊了!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晚上起床上廁所,由於光線昏暗或無人陪同,而發生跌倒事件,一旦發生意外,卻沒有其他人聽到長輩跌倒的聲音,很容易就錯失第一時間、寶貴的黃金救援時間。
(圖片來源:pixta)
但到底有誰能夠24小時在長輩身邊呢?對於照顧者來說,不但無法好好休息,對於生活品質也大打折扣,而對被照顧者來說,也是另一種心情的負擔。
且對於身體健康狀況仍然良好的長輩們,相較於無微不至地被呵護,更希望仍可證明「我有自理生活」的能力。
而對於行動不便、體力不足,或是疾病導致長期臥床的長者來說,床墊不但能減輕長照負擔,也讓銀髮照護更無障礙。
現在除了臺灣工研院投入資源研發「智慧床墊感應模組」外,也有多家臺灣寢具業者投入資源研發智慧床墊,視為是產業結合醫療再升級的重要趨勢,更有品牌喊出「家中床位就是養老床位」口號,希望可以讓長輩們能有尊嚴的被照顧。
針對銀髮族設計的智慧床墊,除了不打折的舒適度外,最重要的是運用新的技術達到監測目的。
目前不管是工研院或是廠商自行研發的智慧床墊,都是以非侵入性的「光纖生理監測技術」為研發基礎,這樣的感應設計,相較於過去以「壓電」測量磁場變化的方式,最主要的好處就是敏銳度更高,而且光纖本身沒有電磁波,因此不會產生磁場變化,可以很放心的使用在居家產品上。
因此有別於其他智能裝置,不需要配戴就可以監測到許多生理數值,包括呼吸、心率、脈搏波、血壓等,而且透過感應翻身的次數、頻率等,進而可以做到睡眠分析、活動狀態等數據。
且對於身體健康狀況仍然良好的長輩們,相較於無微不至地被呵護,更希望仍可證明「我有自理生活」的能力。
而對於行動不便、體力不足,或是疾病導致長期臥床的長者來說,床墊不但能減輕長照負擔,也讓銀髮照護更無障礙。
現在除了臺灣工研院投入資源研發「智慧床墊感應模組」外,也有多家臺灣寢具業者投入資源研發智慧床墊,視為是產業結合醫療再升級的重要趨勢,更有品牌喊出「家中床位就是養老床位」口號,希望可以讓長輩們能有尊嚴的被照顧。
針對銀髮族設計的智慧床墊,除了不打折的舒適度外,最重要的是運用新的技術達到監測目的。
目前不管是工研院或是廠商自行研發的智慧床墊,都是以非侵入性的「光纖生理監測技術」為研發基礎,這樣的感應設計,相較於過去以「壓電」測量磁場變化的方式,最主要的好處就是敏銳度更高,而且光纖本身沒有電磁波,因此不會產生磁場變化,可以很放心的使用在居家產品上。
因此有別於其他智能裝置,不需要配戴就可以監測到許多生理數值,包括呼吸、心率、脈搏波、血壓等,而且透過感應翻身的次數、頻率等,進而可以做到睡眠分析、活動狀態等數據。
(圖片來源:youtube截圖)
而這些數據收集起來也能成為醫療判斷重要的依據,甚至未來也有機會進一步與其他智能家電做結合,例如一旦床墊感應到起身,就會啟動床邊的照明設備,避免跌倒意外發生。目前在臺灣業者的努力下,MIT製造的智慧床墊不但技術不輸給其他先進國家,價格上也相對實惠,對於一般家庭的負擔也較低。
目前除了智慧床墊已經越趨成熟外,也有團隊延伸光纖技術,希望以導電塗料或者導電纖維取代光纖,研發替換性更高、價格會更平易近人的「感應床單」,讓可水洗的特性方便普及到照護機構以及居家使用。
看影片,更完整了解「智慧感應床」▶▶▶
繼續閱讀: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