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忽老年憂鬱症,恐誘發失智症

不要輕忽老年憂鬱症,恐誘發失智症

憂鬱症確實可能誘發失智症,許多年長者主觀地認為,看精神科就會被當成神經病,所以不願就醫,但未能積極治療的結果,導致過半數的老年憂鬱症長輩演變成失智症。而臨床上因為憂鬱症和失智症有類似的病徵,例如記憶衰退、情緒低落等,所以確實不容易判斷,多半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以及一連串的神經學、電腦斷層掃描、腦電波等詳細檢查,才能夠確認到底是憂鬱症還是失智症。

養生小金孫

2016/12/01

瀏覽數 58,664


 
78歲的老劉從去年開始接受洗腎療程以來,總是成天唉聲嘆氣、鬱鬱寡歡,家人以為他只是因為暫時無法接受洗腎的事實,導致他情緒低落,曾經帶他去精神科看診,醫生開了些抗憂鬱藥物給老劉。
 
fe608314781c7a51035b56266253ad9c_s.jpg
(圖片來源:photo AC)
 
但近來,老劉不只悶悶不樂,更常常懷疑家裡的外傭偷他的錢,或是在食物裡下毒要害他,搞得全家人仰馬翻。
 
醫師指出,憂鬱症確實可能誘發失智症,許多年長者主觀地認為,看精神科就會被當成神經病,所以不願就醫,但未能積極治療的結果,導致過半數的老年憂鬱症長輩演變成失智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所發布的失智症報告中指出,失智症可說是高齡化社會中的典型疾病,整體來說,65歲以上的銀髮族中約有5%的人有失智症問題,而
平均年齡每增加5歲,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就增加一倍,該研究預估,2017年全球的失智症患者人數將突破3500萬!
 
醫師進一步說明,臨床上因為憂鬱症和失智症有類似的病徵,例如記憶衰退、情緒低落等,所以確實不容易判斷,多半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以及一連串的神經學、電腦斷層掃描、腦電波等詳細檢查,才能夠確認到底是憂鬱症還是失智症。
 
(圖片來源:illust AC)
 
隨著全球人口快速老化,失智症也是現代銀髮族最流行的疾病之一,醫生提醒,千萬不要一昧認為老人家記憶力減退是正常的老化現象,應隨時定期撥空陪家中長輩從事一些戶外活動,並每日和他們對談,這樣才能夠察覺到輕微的變化,並把握治療的時機。
 
除此之外,銀髮族也應養成規律的作息,每日定時安排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如慢跑、打太極、插花等,或是和家人一起做一些簡單的家事,如摺衣服之類的自我照顧技能,才能夠遠離失智症!
 

 
 

長輩的心健康,身體跟著健康:
     
―――
 

 

養生小金孫

養生小金孫

愛健康。愛養生

多年醫藥線記者經驗,注重健康也關心養生,希望能將正確的健康新知,帶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