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羚專欄】老了到兒女家住,未必是最佳選擇

【林黛羚專欄】老了到兒女家住,未必是最佳選擇

對生活有好奇心、喜好交際是人之常情。保有空間自主權、就是生活能獨立自主的基礎。只要把自家的住宅安全規劃好、搭配相對應的居家陪伴或家事管理,就算沒跟兒女一起住,也能夠讓他們放心。最重要的是,長輩自己更能優雅獨立的過生活喔!

林黛羚

2018/06/05

瀏覽數 33,832


 

過完春節的某個早晨,我經過社區活動中心,看到一向熱心開朗的秀英阿姨,帶來一位新面孔,兩人正開心揉著湯圓,為元宵的活動做準備。

 

秀英阿姨今年79歲,卻是活動中心的長青樹、精神指標,只要她有出現,活動中心就充滿歡笑聲。而這位新來的美嬌阿姨67歲,整整小了一輪,像小學生般、專注的聽著大姊姊的指導。

 

等到他們忙到一個段落,我問美嬌阿姨,喜歡這裡的氣氛嗎?是什麼風把她吹過來?

「好久沒這麼開心了!住在山上好無聊啊!」一問之下,才知道美嬌阿姨從今年開始她的輪住生活。她生了兩男一女,在兩個兒子家各住半年,女兒家住兩個月。

 

阿姨住在舊市區的市中心,老透天,因膝蓋退化,很多日常瑣事諸如買菜、復健等,都沒辦法自己處理。因此兒女們開完家庭會議之後,決定讓母親開始輪住生活,由大家輪流照顧媽媽。其實三個兒女都住在同一縣市,只是所在位置與母親住慣的舊市區不同。
 

獨居

(圖片來源:istock)

 

第一個住的是大兒子家,大兒子平日工作繁忙,為了下班能夠放輕鬆、安靜,特地買了近郊山坡地的社區,自地自建了一棟獨棟別墅。

 

「阿姨,你兒女很孝順耶,會把你接來照顧,這樣不是很好嗎?」我好奇的問。

 

「孝順是孝順啦,可是我很不習慣耶......山上好潮溼、膝蓋容易酸,我又睡地下室,都有蛞蝓、小蝸牛出現。」

 

一般來說,兒女不可能讓長輩睡在地下室的,我問清楚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山坡地的關係,別墅的基地地形是前高後低,從馬路走進家門的樓層,其實是二樓,但若順著車道往後走,地勢降低,從後門就會進到房子的一樓。

因為高低差的關係,一樓面積只有二樓的三分之一,剛好做一間房間、一套衛浴。客廳、餐廳、大家平常活動都還是在二樓。兒子、媳婦跟孫子們回家也是從二樓大門進出,但是美嬌阿姨因為膝蓋不好,無法走室內樓梯,所以不論是吃晚餐,還是平常要到二樓看電視,都得先從後門繞出來,沿著車道才能來到客跟餐廳。

 

膝蓋退化

(圖片來源:pixta)


「誰回來了我都不知道,家人也不會下來找我,只有吃飯的時候才會喊我一聲。」兒子、媳婦都是上班族,有時媳婦比較早下班,準備菜色時,如果美嬌阿姨想進廚房幫忙,媳婦就會擺臉色。

 

「媳婦不喜歡我干涉她做菜,但我又忍不住,最後乾脆不陪她做菜了。」吃飯時間大家邊吃邊看手機,幾乎很少聊天。

 

「所以我好寂寞啊!都沒人跟我講話,兒子每天都一臉疲憊的樣子,我也不忍心要他陪我。孫子要寫功課,媳婦洗完碗就回房間。」美嬌阿姨嘆氣說:「我們好像有在一起,又好像沒有在一起。」

 

有次兒子載美嬌阿姨下山到菜市場採買,因緣際會遇到秀英阿姨,才有機會參與社區活動。對美嬌阿姨來說,這就像寂寞的心靈找到滋養一樣!

 

聽秀英阿姨在旁補充才了解,美嬌阿姨的兒子非常孝順,不會捨不得幫媽媽安裝輔助設施,只是很多細節一時間沒有想到而已。於是,我提出以下建議請阿姨參考:


 

1. 解決濕度問題:

睡「地下室」房間不是不行,但一定要記得請兒子安裝一台以上的除濕機,並且保持在24小時自動偵測濕度的狀態,開啟自動除濕。這樣一來不但可降低黴菌滋生,也可避免磁磚地溼滑。

如果可以,最好也搭配抽風換氣扇,將大馬路南面的乾爽空氣抽到房間。利用自然循環的方式將阿姨房間內的濕氣抽走,定期換氣,雙管齊下效果更好。

 

除濕

(圖片來源:photoAC)

 

 

2.  解決安全問題:


兒子幫她買的進口名床,搭配床架之後顯得太高。上下床都要費一番功夫,但床邊又沒有扶手,阿姨膝蓋不好,容易有跌倒的疑慮。

因此需要加裝輔助的扶手設施。


 

3. 解決被隔離感的問題:


阿姨房間樓梯往上走就是接客廳,但因膝蓋退化,總得繞到室外車道、再從二樓大門進入,因此降低她到客餐廳的意願。成天待在一樓(她口中的地下室)發呆也不是辦法,建議她請兒子安裝一樓到二樓的樓梯升降椅。

 

除了進出方便,跟家人的互動或許也能因此提高。

 

為了避免阿姨忘記,我用紙條寫下來,摺好請她帶回去。這棟自建住宅也才剛完工沒多久,可以追加費用,請原建築師加裝或調整即可。

 

樓梯升降椅

(圖片來源:istock)

 

當然,空間障礙的部份還算好解決。與家人的互動才是真正的高難度,尤其對想法較傳統的老人家而言,要他們彈性變通更是一大挑戰。

 

我在離開活動中心前,對阿姨提出一個想法:「您既然已經習慣舊市區的老家,也想念周遭的鄰居及攤商,不妨考慮搬回去吧?您只是膝蓋退化,其他生活自理其實沒什麼問題。只要安裝樓梯升降椅、或電梯就可自在上下樓了。」

 

「另外,還可以申請半日居家陪伴、搭配一部女仕電動車,就有人陪著一起去菜市場買菜、到診所復健,兒女也不必擔心。」阿姨聽完,眼神開始閃爍了起來,其實她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獨立、自在,就像過去一樣。

 

「像您說的,現在住老大家,女兒跟二兒子怕大嫂不高興,都不敢隨意探望。 您住老家,三個兒女隨時都可以來探望。」

 

對生活有好奇心、喜好交際是人之常情。保有空間自主權、就是生活能獨立自主的基礎。只要把自家的住宅安全規劃好、搭配相對應的居家陪伴或家事管理,就算沒跟兒女一起住,也能夠讓他們放心。最重要的是,長輩自己更能優雅獨立的過生活喔!

 

通用設計

(圖片來源:photoAC)

 

【為保護隱私,上述人名均為化名】

 

WASHLET溫水洗淨便座 免費諮詢請前往:https://bit.ly/2FITTyZ

推薦閱讀:

1. 高齡化社會需要「通用設計」,七原則讓你活得老、住得好!

2. 怎麼裝修?人生不能只剩一輛車,想要在宅養老,要如何提前準備?



專欄作家|林黛羚
http://www.ilong-termcare.com/InfoImage/7D9nFfZGJYIqLLR8ykQUvu15EmJaHg.jpg
點此了解林黛羚>>
 


有熟齡宅改造計畫的你,這些文章也推薦給您:
 

1. 老屋改建:家中的行走動線,要怎麼規劃才安全?不要忽視「斷捨離」

2. 老屋改建: 家中的行走動線,要怎麼規劃才安全?保有老人家的自尊心,也能保命防跌」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林黛羚

林黛羚

好宅好人好生活

乙級建築物室內設計技術士、乙級工程管理技術士、內政部認可之無障礙勘檢人員。 著有《想住一輩子的家》、《老屋綠改造》、《從斷捨離開始,打造你的新家感!》等書:https://goo.gl/BkRvna 透過住家規劃與諮詢經驗,分享老後高齡住家的各種可能性,讓家有高齡者、準備規劃老後住宅者,作為參考。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