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失智誰來照顧?媳婦:如果我能多賺點錢就好了

婆婆失智誰來照顧?媳婦:如果我能多賺點錢就好了

「如果我能多賺點錢就好了……」39歲的士茜(化名)說著說著,眼淚再也止不住。斗大的淚珠滑落臉龐,是無奈、是不捨,也是她好一段時間情緒累積的潰堤……。

幸福熟齡

2018/10/30

瀏覽數 29,684



文/戚海倫
 

婚姻美滿的士茜,和丈夫育有一子一女。家庭是她極大的生活重心,特別是為孩子做美味料理,讓她成就感滿滿。她過去曾在媒體業工作,家庭、事業能夠兼顧。只是,約兩年前工作出現變化,而婆婆的健康狀況,也逐漸亮起紅燈。

其實士茜一家人並未與公婆同住,但住得不算遠。婆婆73歲、公公大婆婆3歲,倆老昔日感情極佳,可說是形影不離。
 
士茜的先生在家排行老三、上有兩個哥哥。大哥長年居住美國,也在台北生活的二哥與二嫂,育有兩個孩子,現與公婆同住。



▍重複喃喃自語 婆婆記性開始衰退
 
幾年前,家人發現,婆婆開始有忘東忘西的情況出現,自己的首飾也開始亂塞。起初,家人不以為意,覺得老人家難免健忘、記憶力下滑。
 
但就在一次、全家人一起到國外出遊,「好多雪啊、好多雪啊。」婆婆常重複喃喃講著同樣的事,一而再、再而三,士茜與家人開始意識到,婆婆的情況,似乎有些不對勁。

家人將婆婆帶到醫院檢查,起初醫生判斷,婆婆是
甲狀腺低下、記憶力因此出現衰退情況,服藥一年多,情況卻看不到改善。
 
失智症
(圖片來源:pexels)
 
後來家人發現,婆婆吃藥的狀況並不正常,一方面,更憂心婆婆記得的事愈來愈少,家人決定趁早多帶公婆出去玩,澳洲、捷克,都有一家人的足跡。士茜難以忘記,去捷克過海關,婆婆失禁在位子上,一家人的驚慌失措。

婆婆這樣的情況似乎是愈來愈嚴重,就醫後做了斷層掃描,直到一年前,確定婆婆
失智了,而且已經是中度以上的階段。


▍照護產生財務缺口 全家人身心俱疲

公公年紀大了,雖然身體堪稱硬朗,但其實並不適合擔任主要照顧婆婆的角色。二哥二嫂雖然與公婆同住,但平時忙於工作、照顧孩子,也無法隨時照護。婆婆的情況,需要有人顧著,她開始會叫不出家人的名字、也已經走失好幾次了。

士茜很憂心,不僅是因為婆婆幾度走失,她不知道能怎麼辦。「請人照顧婆婆」似乎是最好的方法,但這筆費用無法由單一家庭來負擔。
 
家人幾次討論,人在美國的大哥、天高皇帝遠,似乎無意出錢。二哥二嫂則表明「要養孩子,恐怕沒辦法再出錢。」而士茜與先生也有兩個年幼的孩子要拉拔,想獨力負擔請人照顧婆婆的費用,實在也有困難。這個到底該怎麼照顧婆婆的問題,就這樣擱著、懸而難決……。

「我真恨不得自己能多賺點錢,去負擔照顧婆婆的費用。」士茜說著,眼淚再度奪眶而出,婆婆失智後發生的種種狀況、都深深印在她腦海裡。
 
失智照顧
(圖片來源:pixta)
 
這些年來,家人其實已經感到身心疲憊,特別是婆婆幾次走失,對家人來說都有不小的衝擊。

就連過去素來與婆婆感情融洽的公公,竟然也好幾次動手打了婆婆。「我相信,我公公也真的很累很累了……。」士茜邊拭淚邊說,起初怕婆婆再走失,公公還盡可能盯著,後來累了,也只能半放棄說,「每次都去那幾個地方,真的要是又再跑出去了,再去那些地方找找?」
 


▍保險業從零打拚 盼增加收入提升生活品質
 
家人曾試著找
居服員來協助,但失智的婆婆會罵對方,懷疑自己的項鍊被拿走了。婆婆失禁的問題也困擾著家人,士茜想到這些,想到公公也年紀大了,強烈的無力感襲來,對於離開媒體業後、年齡邁入四字頭的自己該怎麼做?她相當徬徨無助。

朋友勸士茜,還是得跟家人一起討論,設法共同來面對這問題,特別是公公也年紀大了,若是因為照顧婆婆,公公也累倒了,對家人來說,處境可能會更艱難。但士茜也有滿腹的無奈,或許迫於現實,家人至今並沒有更積極地找出解決之道。

幾個月前、士茜進入保險業,從零開始打拚。原本她擔任內勤工作,後來為了想增加收入,自請轉任保險業務,除了設法多賺錢、去負擔婆婆的照護費用,她也開始深入了解
長照險
 
「就是因為經歷過這些,我深切體認到這部分有多重要。」對士茜來說,轉換跑道再辛苦,也要努力撐過去,她衷心希望失智的婆婆與家人、都能擁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本文經幸福熟齡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醫療與社區照護的重要橋樑-「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內附資源一覽表)
 
2.
失智照護小技巧】不愛洗澡、不愛喝水、作息混亂、懷疑家人偷東西?中華聖母基金會幫你找方法(內有影音)

 

幸福熟齡

點此了解幸福熟齡>>
   

「幸福熟齡」是《今周刊》旗下的數位品牌,為所有關心長照安養、健康樂活、熟齡人生的網友,提供優質的專題報導和名人專訪。 網站更建置「長照機構搜尋」平台,蒐集完整詳細的資訊,輕鬆就能找到最適合使用者的機構! 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對熟齡朋友而言,一趟全新的生命旅途即將展開,眼前還有許多課題需要學習,我們期盼「幸福熟齡」能夠帶領社會、熟齡族群邁向幸福!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