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意外發生...怕失業更怕失能?殘扶險是最好的保險嗎?
當意外發生...怕失業更怕失能?殘扶險是最好的保險嗎?
勞保被保險人月投保薪資明顯偏低,不管是失能一次金還是失能年金,都跟投保薪資息息相關,失能年金尤其需要較長年資才具有實際的收入與生活費津貼效果。
Goodins 好險在這裡
2017/05/12
瀏覽數 38,158

青壯年時候,正在經歷職場歷練、成家立業、升官發財。青壯期,有三怕~怕失才、怕失業、怕失能。江郎才盡,再學就有:失業賦閒,再找就有;失能了呢?

(圖片來源:Pexels)
▍ 正值青壯 突然倒下
高雄一位郭豐O先生,2012年結婚才一周,孩子還沒出生,因為一場車禍意外變成植物人。郭太太每周帶著兒子到醫院為他呼喚、打氣,終於在兩年多後甦醒過來。
郭先生一家何其不幸,也何其有幸,有多少植物人能甦醒過來。郭先生仍須面對漫長的復健之路,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工作養活家庭,需要社會持續的關懷與支持。
比起生命告終、離別摯愛,一生當中最怕遇到的兩件事:不能工作與不能照顧自己,所帶來家庭負擔與經濟困頓實難計數。
▍ 一年超過28起車禍,衝擊家庭經濟支柱
交通部運研所統計,民國102年發生近28萬起車禍,造成37萬人受傷。傷者當中,傷到頭部、頸部的人佔6.24%,傷到腰部、背脊的人有1.72%,這些部位嚴重到會損害腦部與脊髓的中樞神經,導致癱瘓、昏迷、神經功能受損、癲癇、下半身不遂等等創傷。
傷及胸部腹部的有1.71%,嚴重的需要切除部分器官。手、腳受傷的合計佔26.15%,輕則骨折,重則切除。更多的是近6成5的傷患是合併多處傷害。
車禍帶來的重度創傷會使得青壯年面臨工作能力減損,甚至終身不能工作的噩運。

▍ 重疾、意外、車禍、職傷四大殺手
不說不知道,說了想不到。國人身障人數從民國88年的64.9萬人,超快速增加到102年的112.5萬人,14年來增長73.4%。增長最大的致殘成因是「疾病」,增幅達107.6%(88年是31萬人,102年為65萬人)。
天災人禍、交通事故、職業傷害等意外因素,14年來佔比還下降,僅12.41%。多數成因是疾病,佔了57.45%。而疾病造成的殘廢部位,最多的分別是肢障(如中風)、重要器官失去功能(如洗腎)、慢性精神病、多重障礙(如中風)、聽覺障礙。殘廢輕則減損工作能力,重則終身無法工作。


▍ 勞保薪資過低 失能給付杯水車薪?
國內勞工保險的失能給付,當勞工終身失去工作能力,在98年以前已經有勞保年資的人,可以選擇申領失能一次金或失能年金,工作能力減損超過70%,難以返回職場,可以申領失能年金。
但問題來了,勞保被保險人月投保薪資明顯偏低,不管是失能一次金還是失能年金,都跟投保薪資息息相關,失能年金尤其需要較長年資才具有實際的收入與生活費津貼效果。
看看勞保局103年12月的統計,全體992萬投保勞工當中,月投保薪資級距在30,300以下者高達57.99%。
35歲以上勞工被保險人的月投保薪資30,300元以下的比例才開始低於平均值。也就是說,34歲以下的青年是低投保薪資的主要族群,越年輕越低薪,而且佔比例最多的薪資級距是19,273元。

▍ 勞保失能給付不利青壯年
一位大學畢業、退伍後工作了5年的30歲年輕人,平均月投保薪資19,273元,一場車禍造成殘廢6級失能,被判定再也不能返回職場,他能領多少失能年金?答案是4,000元。
未來人生長達數十年不能工作,只能領微薄的4,000元,簡直是一場惡夢開始。即便是35歲以上,年資10年,薪資級距來到最高的43,900元,第4至第6級失能領取的失能年金也不過是6,805元。
很顯見,勞保失能給付對投保薪資越低、年資越短的人越不利,而青壯期正需要養家活口時,這樣的保障能解決問題嗎?
一場意外、一場疾病,在家療養復健的日子比在醫院治療的時間長許多,經濟上的缺口難以由醫療保險補足。當更嚴重到不能工作,勞保失能給付不夠,怎麼辦?
因此,透過商業保險規劃殘廢生活扶助保險,是繼醫療保險後更值得青壯族群認真準備的安全防護網。
.jpg)
(圖片來源:pixta)
▍ 殘扶險可補勞保不足 守護自己與摯愛
殘扶險提供了類似勞保失能一次金(殘廢保險金)、失能年金(生活扶助年金)的設計,第1至第6級可同時獲得兩類給付。其優點是不用再繳保費,直到身故後再將保費加計利息返還受益人,有去有回。
30歲的男性投保,不幸發生一級殘,可領取100萬殘廢保險金,同時每年領取40萬的生活扶助年金,這樣的保費,大概一天70元就能搞定。
假使在75歲時身故,無論有無領取理賠金,都會將所繳保費加上利息當作身故保險金,遺愛家人。
▍ 老年生活多一道長期照護安全網
而且,殘廢生活扶助保險(簡稱殘扶險)可以替代勞保失能給付保障中斷(註:退休開始領取老年給付即終止保障)。
另外,除了精神障害、中老年失智症、正常老化減弱自我照護能力的保障外,殘扶險具有長期失能健康照護的功能,為老年最常見的腦中風、帕金森症等建構一道健康照護機制,是非常適合青壯年投保,顧家、顧尊嚴,讓年輕時失能有靠山,老年失能也有備案的保險規劃。

(圖片來源:pixta)
本文經好險在這裡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推薦閱讀:
1. 對抗長照風險,保單到底怎麼買?兩道防護讓你省錢又安心
2. 業務推薦買「特定傷病險」,真的能對抗中風與失智的風險嗎?
3. 六十歲起,檢視是否有三種安全網絡:保險、社區、人際
.png)
關於好險在這裡
《GoodIns 好險在這裡》 致力於保險資訊的公開、透明,專注於醫療實際統計發現的健康風險,以聊健康談保險的風格,讓更多人可以了解適合自己的健康保險,妥善為自己與家人的未來做好規劃與準備,永保健康的生活與幸福。
網站連結:Goodins 好險在這裡 http://goodins.life/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ortuneUrLife/
好險在這裡的其他文章:
―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