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心靈加油站
當失智症患者面對漸漸失能的自己,安樂死是選擇和權利嗎?-《愛我的人也呼吸著我》
即便在醫助式死亡合法的州,要安樂死仍得當事人執行許多相關的動作。如果,連每週分配好且依照日期裝在小藥盒的藥,我自己都無法正確服用,我怎麼有辦法在沒有家人的協助下,未來十年或十五年自己取得毒藥,加以研磨混和,配上最後一杯飲料吞下去呢?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31

心靈加油站
生前遺囑你準備好了嗎?為自己的生命故事,寫下想要的結局-《愛我的人也呼吸著我》
除了避免〔心智和身體上的〕痛苦折磨,有品質的人生應該包括歡笑、包容、「和家人在一起,能彼此碰觸,頭腦清醒,不變成別人的負擔」。生命若沒有這些,會讓人難以接受。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31

心靈加油站
自我照護的急救方:十五個讓你振作起來的方法(下)
有件事超級、無比重要,那就是你不是永遠都有辦法完成你想做,或計劃要做的小事。如果你就是沒辦法洗澡或穿衣,那不是你的錯。待會兒再試就好,也可以明天再試。記住,對你自己有耐心一點、好一點。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18

心靈加油站
自我照護的急救方:十五個讓你振作起來的方法(上)-《我的躁鬱人生不抓狂指南》
據說脫水的許多症狀都跟焦慮或憂鬱症發作時很像。你可能已經經歷頭昏眼花、天旋地轉、全身無力、心跳加速的情形,這些都會讓暈眩加重或引發暈眩本身。喝一些水吧!雖然,它不會讓你就此脫離地獄,但至少它可以減輕一些服藥的副作用。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18

樂活養生
親子之間未必就能心意相通,拉近親子距離的五個重點-《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
突然提起照護、財產、墓地之類的話題會嚇到父母。
甚至可能招來父母的誤解:「孩子希望我早點死嗎?」、「孩子的目的是財產嗎?」所以討論這些敏感的話題時,請用別人的例子當成開場白。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05

長期照護
平時就該和父母討論:是否接受維生醫療?-《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
所謂的維生醫療指的是不治癒疾病,而是以延長壽命為目的的醫療行為。決定結束生命的方式是沉重的責任。但如果是父母自己的決定,子女執行時也能心安理得。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05

長期照護
當父母老了,陪父母一起上醫院、替父母與醫師溝通的六個重點-《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
如果父母固定去某家醫院看病,可以陪他們一起接受問診,這麼做也能讓醫生知道,病人的子女很關心父母的健康與身體狀況。我們總覺得「醫生是了不起的人」、「醫生說的話不會錯」,但醫病關係應該是對等的,如果有問題就要問到懂,不要自己亂猜。讓醫生覺得你是關心自己身體的積極患者很重要。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05

長期照護
住院不想手忙腳亂,請先預備好-「準備住院包」-《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
事先準備好一套臨時住院會用到的物品,當父母突然必須住院時,只要叮嚀一句「把床邊的包包帶過去」,他們就能馬上帶著需要的東西出門。雖然這些東西在醫院的賣店或便利商店都能立刻買到,但對於住院中的父母而言,身邊擺著平常用慣的東西也能穩定心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05

心靈加油站
如果不想抱有遺憾,請詢問父母想在何處迎接生命的終點-《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
當你與父母處不好的時候,請你回想一下自己對父母的態度是否太過強硬?有沒有強迫他們接受自己的說法?但這不是子女應該決定的事情,應該去問問父母意願。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