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國外】北美地區的活躍老化-揚生慈善基金會

【借鏡國外】北美地區的活躍老化-揚生慈善基金會

世界衛生組織將「活躍老化」定義為「使健康、參與、安全達到最適化機會的過程,以促進民眾老年時的生活品質。」也就是讓民眾了解在人生各階段身體、社交及心靈健康的可能性並積極參與社會。

揚生慈善基金會

2017/01/25

瀏覽數 21,334




整理撰寫/揚生國際研究員 鐘惠如
 
活躍老化
 
現今全世界70億人口中,60歲以上的長者大約有8億人,預估到了西元2050年將達20億人!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都在密切注意人口老化問題,一般認為老人會消耗政府與私人的年金與健保系統,因此結論通常會指出「老人=負擔」。
 
然而,是否有其他看待老化人口的觀點呢?

成長的老化人口除了是負擔,是否也能是益處呢?
 
以下,國際活躍老化協會(ICAA)的報告提供了關於美加地區長者的現狀、趨勢與不同思維,並指出轉變局勢的關鍵為「活躍老化」。
 
 

▍  北美地區的趨勢觀察
 
1. 「老老人」的出現 

平均壽命不斷攀升。2009年,加拿大人的平均壽命是男性78.8歲、女性83.3歲;2010年,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是男性76.2歲、女性81.0歲。
 

◥ 這意味著服務需調整內容以符合三個世代的興趣、文化背景與健康狀況。例如:要怎麼同時服務89歲以上、有著二次世界大戰記憶的長者和50歲左右、一手拿智慧手機一手抱小孩的長者?
 
 

2. 適合居住的社區 

對於長者來說,適合居住的社區是「有乾淨及安全的步道、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容易到達商店、容易找到支持他們獨立自主生活的服務。」
 

為了能到健身中心運動、參加終生學習課程欣賞戲劇或音樂會等,戰後嬰兒潮可能會選擇住在城市或靠近城市的地方。
 
 

3. 在地老化 

大部分的人傾向於在自己的家裡度過老年。
 

◥ 長者要達成這個願望需住在適合居住的社區。
 
 

4. 工作年限延長

65歲前就能退休的概念漸漸消失。過去20年,美國65歲以上的勞工逐年增加,2010年佔了16.1%;加拿大也在經歷類似的過程,2009年65歲以上的女性有6.4%、男性有15%在工作。
 

有些雇主可能會擔心年長員工潛在的醫療支出,但也有雇主因為他們的技術與經驗而將其保留。對雇主來說,銀髮族具有無形的經濟價值:知識、經驗、穩定度、工作意願高、能幫助年輕一輩的員工等。
 

 
5. 長者加入多世代家庭 

以往典型的家庭通常只有父母和小孩,但現在不一樣了。近年來,中年人會和小孩、成年小孩及本身的父母一起住,「三明治世代」一詞描繪出40、50歲的人在多世代的家庭裡同時照顧小孩和父母的情形。
 

2011年,加拿大有69,315位14歲以下兒童與祖父母同住;2010年,美國有540萬名兒童跟祖父母同住。
 
2009年有16.7%的美國家庭是多世代家庭,而2010年,65歲以上的長者有20%住在多世代家庭。
 

 
6. 科技成為第三隻眼 

長者大部分時間獨自在家,很可能會跌倒或發生其他意外,卻沒人注意到。
 

◥ 感應器可記住長者的日常生活慣例,在感應到意外跌倒時發出緊急通知。
 
◥ 雲端科技能將長者的血壓、心跳等數值傳給遠端的醫生。

 
 

7. 疾病會盛行,態度也是

生活方式與態度重新定義了老化—參與與活躍才能帶來生活品質。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報告,65歲以上的長者有三分之一有一項以上的身體功能受限(無法拿高處物品或是不良於行),85歲以上長者則是三分之二。已開發國家的慢性病盛行率很高,因此世界衛生組織要求各國政府與社會共同對抗這些慢性病,加強健康老化與活躍老化。
 

2010年美國國家健康調查顯示,80%的長者表示不需要協助。能管理自身的慢性病且生活活躍的長者較會自覺健康。
 
老化
 
 

▍  因應人口老化問題的策略—「活躍老化」
 
何謂「活躍老化」?
 
世界衛生組織將「活躍老化」定義為「使健康、參與、安全達到最適化機會的過程,以促進民眾老年時的生活品質。」也就是讓民眾了解在人生各階段身體、社交及心靈健康的可能性並積極參與社會。
 

◥ 活躍老化就是盡可能地充實人生。
 
已有許多組織提供活躍老化服務,試圖改變長久以來對老化的看法→從負面轉變為正面,將刻板印象轉變為成功範例。
 
這些組織相信,人們在老化的過程中,可以透過身體活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維持或提升健康、會對終生學習有興趣、想要發展技能與才華。他們提供了包含大腦訓練活動、手工藝、跳舞、餐會、疾病管理、運動、防跌、志工方案、健康檢測、跨世代活動、各種主題的終生學習、博物館或其他觀光景點旅遊等各種課程與服務。
 
老人
 
從各個面向建構出健康的生活方式,盡可能地充實人生:
 
健康
 
若能在各方面皆朝活躍老化這個目標邁進,可激發出各種健康課程與生活環境,促進長者的身體健康,連帶產生一連串的正面效果,例如:較常走路並注意體重的長者選擇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降低慢性病相關醫療支出。
 
以身體活動來強化肌肉的人,較能過著獨立自主的生活,降低了對照護的需求;長者當志工教導孩童,不但幫助學校降低負擔,還能展現正面的模範、消除老人刻板印象;腦力激盪與社交連結加上身體活動,能降低失智與憂鬱症的風險等等。
 
當然,活躍老化無法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但整體來說,做為人口老化問題的解決策略,至少促進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長者的生活品質。
 
人口的急遽老化已是無可避免,同樣面臨高齡海嘯的來襲,我們又有些什麼因應策略呢?我們能否做些什麼改變來化危機為轉機呢?答案是提升「自癒力」,從「3+1」—飲食、運動、習慣與人際等四大面向建構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幫助長者促進健康、擁有獨立自主的生活。
 
健康是所有活躍生活的基礎,擁有健康的身心才能讓長者有機會充實自身的生活並積極參與社會,進而成為社會的助力,再不是大家眼中難以承受的負擔。
 
 

資料來源:Active Aging in America 2014,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ctive Aging (ICAA)
 

 
本文經楊生基金會同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揚生慈善基金會的其他文章:
   
  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S1e_4aQHsgthq76zZhtAg4BN0F-2wcgQzunUB7Fp0A6ZCuWkxQW-Twoij3KtehMJwesy1Wh1Kq0UPtvnoCM2Aj-drEtDkkzM_vU-PntDfYQjtHA4tiseF0mrUwKtukyc6IAGhNs8
關於揚生慈善基金會
揚生慈善基金會相信預防重於病後的治療,他們協助人們體會自癒力的力量,讓身體裡的醫生為我們的健康把關,預防於未病,健康到老。
 
 
銀髮照顧,就找愛長照:http://www.ilong-termcare.com/

愛長照
 
―――
 

◎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8525icare@gmail.com
​​​​​
◎ 若您欲轉載文章內容,歡迎您透過 E-mail 來信與我們聯絡,討論相關事宜。切勿未經授權擅自下載、複製、更改、發行,或其他使用。8525icare@gmail.com


揚生慈善基金會

揚生慈善基金會

自癒力

揚生慈善基金會是播種自癒力的園丁,成立於二○一二年。 自癒力是身體裡的醫生,可以處理侵入人體的病毒病菌,使人體免於病痛。 自癒力是與生俱來的,但若沒有用心保養,他的功能便會逐漸消退,不能為我們的健康把關。 揚生慈善基金會的任務是,像園丁一樣協助人們深耕體內的自癒力種子,讓他生根發芽茁壯,成為守護健康的好醫生。 有健壯的自癒力,就能預防於未病,健康到老。 我們相信預防重於病後的治療! 微電影《身體裡的醫生──自癒力》https://youtu.be/cFcel_WJIu4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