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錯保單越買越窮...這5種保險吃你荷包,也難用到!專家揭聰明投保法
買錯保單越買越窮...這5種保險吃你荷包,也難用到!專家揭聰明投保法
台灣人喜歡透過保險分散風險,但買得多就等於買得對嗎?小心買錯保單,反而讓財務失衡、愈保愈窮。 示意圖/Canva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2025/11/10
瀏覽數 1,005
《橘世代》快速帶大家盤點5種保單可能吃掉你的荷包:
(1)終身壽險:保費較貴、理賠單一,適合有長期遺產規劃者,預算有限的人不妨以「定期壽險」取代。
(2)投資型壽險:投資型壽險(如變額壽險、變額萬能壽險)是壽險、投資混合,保單管理費通常較高,相對影響投資績效。
(3)終身醫療險 :常面臨的問題是理賠給付已不符現在潮流,或是重疊購買,例如兩張「實支實付」無法雙倍理賠,徒增支出;又如早期防癌險,只有理賠癌症身故、癌症住院,現在強調癌症的一次性給付、癌症化療、癌症手術、癌症放射線治療等等。
(4)意外險與旅平險:理賠機率低,卻常有過度投保問題,一張一般意外險搭配醫療附約已足夠。
(5)長期照護險/失能險:理賠門檻高,須達「六項失能四項以上」,實際申請不易。
磊山保經天天特許營運處業務協理李正翔補充,醫療險會隨醫療制度變化而演進,舊型保單未必能反映現代需求。以民國102年上路的二代健保為界線,之前的終身醫療險強調「住院日額」給付,給付方式跟不上現在的醫療趨勢,因為現代醫療大多採用微創與短期住院,住院天數縮短,自費手術卻動輒十幾萬,導致這類保單大多派不上用場。
李正翔強調,現代人應補上一張足額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才能彌補舊型保單的不足。
▍怎麼知道保險「保過頭」?檢測3面向
李正翔指出,判斷自己是否買太多保險,可從三個角度著手:
(1)結構面:審視重疊與缺口
保險規劃 五大類別包括壽險、醫療險、意外險、重大傷病險及長照/失能險。若發現同一類別重複投保,卻有其他保障缺角,就表示保單結構不平衡。
(2)金額面:保費壓力過高
建議將保費控制在「年收入的10%以內」,若超過比率,代表保障配置可能過度,財務彈性被壓縮。
(3)時效面:未隨人生階段調整
保單應隨婚姻、育兒、退休階段更新,例如單身族不必買太多壽險,有子女後則應提高家庭支柱的保障額度。
▍保單定期整理 聰明投保有撇步
除了調整不必要的保險外,李正翔也提出「聰明買保險」的五個關鍵原則,幫助民眾讓錢真正花在刀口上:
(1)風險優先、理財其次
投資可以慢慢累積,但風險無法預期。保險的本質是保障,不該混入儲蓄或投資功能。
(2)先保家庭經濟支柱
先保障「家庭收入來源者」,如父母;再保障「依賴收入者」,如子女,避免本末倒置。
(3)善用定期保險
定期保險保費低、保額高,能讓家庭財務更靈活,是年輕家庭的首選。
(4)定期檢視與更新
保單應每3至5年檢視一次,確認是否仍符合醫療趨勢與家庭需求。
(5)尋求專業顧問協助
專業保險顧問能客觀分析保單內容,協助刪減重疊或無效保單,讓保障配置更精準。
原文經橘世代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信託透視鏡|單親媽的最後禮物:保險金信託,讓愛沒有後顧之憂
2. 因應醫療通膨的3大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