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自主權利法》不是安樂死,五點帶你快速了解!

《病人自主權利法》不是安樂死,五點帶你快速了解!

《病人自主權利法》則進一步,從「因病無法由口進食,拒絕插鼻胃管或胃造口灌食」、「不願受護理綑綁」等,皆可透過預立醫療,循求法令保障。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3/20

瀏覽數 92,185


 

(圖片來源:pixta)
 
一、《病人自主權利法》可終止或撤除急救的適用對象:
 
1. 末期病人
2. 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
3. 永久植物人狀態
4. 極重度失智
5. 病人疾病狀況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者。
 


二、《病人自主權利法》如何執行:
 
1. 當病人符合臨床適用對象之五項條件,醫師可依患者預立的醫療決定,終止、撤除或不施行急救及維生醫療。
 
2. 除非重大過失或違反病人預立的醫療決定,醫師不需負刑事與行政責任。
 
3. 預立醫療決定後,可以撤除或是修改。
 

 

三、《病人自主權利法》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差異:
 
病人若於IC卡註記DNR(拒絕無效醫療),根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其因故到院經兩位專科醫師判定呼吸、心跳停止,且死亡已不可避免時;醫師依法不為其施行電擊、心肺復甦術、呼吸插管、葉克膜等延命醫療。
 
《病人自主權利法》則進一步,從「因病無法由口進食,拒絕插鼻胃管或胃造口灌食」、「不願受護理綑綁」等,皆可透過預立醫療,循求法令保障。

 
(圖片來源:pixta)

 
四、誰可以申請《病人自主權利法》?
 
只要是具完全行為能力之意願人,便可透過預立醫療諮商及預立醫療決定兩階段,選擇自己想要或不想要的醫療行為。
 

 

五、如何申請?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及「預立醫療決定」是本法之實施之重點,須由醫療機構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並於預立醫療決定上核章證明,再經公證人公證或有具完全行為能力者二人以上在場見證,最後註記於全民健康保險IC卡,才算完成「預立醫療決定」而具有效力。
 
看《病人自主權利法》全部條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三個重點了解《病人自主權利法》-讓「善終」的心願可以實現

2. 插管?電擊?病危時一定要堅持急救嗎?了解「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3. 瓊瑤吩咐身後事-無法安樂死,只好尊嚴死…但在此之前,你更該了解《病人自主權利法》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