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失語症家人溝通,你做對了嗎?
和失語症家人溝通,你做對了嗎?
失語症者依腦傷位置及程度差別,所產生的症狀也不盡相同,了解要避開哪些與失語症者互動的NG行為後,今天讓我們學學與失語症家人溝通互動要注意哪些地方呢?以下是與失語症者的八大溝通之道!
語言治療資訊讚LIKEST
2017/06/20
瀏覽數 57,060

整理撰文/ 語言治療師LIKE

當親人已確診失語症之後,我們要接受一件事情,就是熟悉的親人可能無法回到以前一樣正常理解或表達了,這時候,最需要學習的,就是到底該如何與失語症者維持良好溝通呢?
失語症者依腦傷位置及程度差別,所產生的症狀也不盡相同,了解要避開哪些與失語症者互動的NG行為後,今天讓我們學學與失語症家人溝通互動要注意哪些地方呢?以下是與失語症者的八大溝通之道!
溝通之道1:說話內容簡短具體
失語症者可能理解能力有所缺損,跟他說話時越簡單「具體」越好,切勿使用抽象、反義或譬喻的詞句;且不需要刻意放大音量,像平常說話一樣自然地說即可,建議速度可稍微放慢,盡量簡化想表達給失語症者的內容。
溝通之道2:搭配書寫、肢體動作或溝通輔具
某些失語症者還保有書寫的能力,可鼓勵練習書寫輔助口語表達;若是已喪失書寫能力及說話功能,由於腦傷的關係,口語訓練的恢復,可能會需要長時間復健。
這時候請不要排斥使用其他的溝通方式,應該鼓勵他搭配肢體動作(手勢、表情、動作)、圖卡或溝通輔具,來協助表達及幫助理解訊息,維持日常生活的溝通需求有助於語言能力的改善。
溝通之道3:學習等待,給予時間充分表達
這是身邊親友最需要學習的一點,當原本一個好端端的人突然無法順暢表達時,會急於想知道失語症者的需求,但這樣著急反倒成為失語症者的壓力,所照顧者需要學習等待,給予充分的時間表達,若失語症者真的實在表達不出來時,再給予協助或提示。
溝通之道4:鼓勵嘗試表達,建立自信
日常生活用語就是練習與人溝通互動最佳的時機,例如:你好、早安、謝謝、再見等,透過簡單且簡短的句子表達,可以累積成功的互動經驗,自然的日常招呼用語,真的是幫助失語症家人跨出自信表達的最佳練習。
溝通之道5:多給予稱讚與肯定
當失語症者有改善或進步時,可以適時地給予稱讚,建立失語症者的自信心。
但這種稱讚絕不是指像對孩子做對事情稱讚「好棒棒唷!」的高八度口吻,這種不適當的稱讚,只會讓失語症者覺得被貶低自尊,其實只要簡單自然地表示鼓勵即可。
溝通之道6:切勿小題大做,刻意放大
失語症者因為腦傷,可能會無緣無故地笑或哭,或不停反覆說相同的話語。這時請不要對他的一舉一動小題大作,有時並非真的覺得好笑而笑,或是覺得難過而哭,不需要太多的過度解讀,更不要因此影響您的情緒,此時,我們只需要陪伴,並且淡定處理即可。
溝通之道7:建立表達管道與默契
失語症的種類非常多樣,建議可與語言治療師討論,了解失語症者目前仍有的溝通能力,協助失語症者與親友建立一套溝通表達的模式(手勢、圖片、溝通輔具等),當建立彼此溝通默契後,不僅有利於日後照護,也有助於改善溝通的主動性及流暢度。
溝通之道8:尊重!尊重!再尊重!(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這是與失語症者相處最重要的一點,失語症者是因腦損傷使得語言能力上有缺陷,多數頭腦仍然清晰,在與失語症者互動時,要記得他仍然是一位成人,請維持往常的說話語氣與態度,並給予尊重!
貼心小叮嚀
- 失語症是因為後天原因造成大腦語言區損傷,失去了原本的語言能力。
- 每個失語症者因為腦部損傷的部位和嚴重程度不同,語言功能喪失的程度不盡相同。
- 造成失語症的常見原因是中風、頭部創傷和腦瘤等。
- 失語症的語言復健黃金期是發病的半年內,若身邊有疑似失語症者,可至各大醫院復健科請醫師協助會診語言治療師,幫助進行語言評估及復健。
推薦閱讀:
關於語言治療資訊讚>>
「家長和照顧者就是最好的語言治療師,能夠最長時間的陪伴家人,並給予最實質的語言治療幫助。」
語言治療資訊讚LIKEST提供最清晰易懂的圖文,即使沒有專業背景也能輕鬆讀懂!
官網:https://likest2016.wordpress.com/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IKEST2016/
語言治療資訊讚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