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氣墊床就不用翻身?破解「壓瘡」照顧迷思,掌握6大預防關鍵,杜絕慢性傷口

有氣墊床就不用翻身?破解「壓瘡」照顧迷思,掌握6大預防關鍵,杜絕慢性傷口

根據壓傷分期程度不同,對應處理方式不同,選擇合適的敷料,如泡棉敷料具有良好的彈性和吸收能力,可以有效地分散壓力、減少對皮膚的損傷。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24/08/01

瀏覽數 21,960


文/愛長照企劃編輯

惡臭、潰爛、發黃腐肉,老化的皮膚上出現路坑般的塌陷,每次換藥就像在模糊血肉的傷口上灑鹽,不自覺的抽搐,難以言喻的痛,是壓瘡患者的夢靨!
 


(圖片來源:康威特提供)


壓力性損傷(又稱壓傷褥瘡壓瘡),好發於臥床、長坐輪椅、營養不良病患身上。文獻顯示住院壓瘡發生率為8.4%、盛行率為12.8%,也就是平均每10名病患就有1名會發生壓傷,嚴重甚至會造成全身性的敗血症而死亡。


▍揭露照顧者常見壓傷照護迷思

許多照顧者對於壓傷存在誤解,錯誤的認知及照顧方式不僅會影響傷口復原,更可能徒增家人承受皮肉痛的時間。透過解析以下常見的壓傷照護迷思,可以幫助照顧家庭更好地應對壓傷護理挑戰。

✔ 迷思1:壓瘡v.s.尿布疹,傷口護理方式一樣?

解答:壓瘡與尿布疹兩者成因不同,處置方式也需相應調整。
壓瘡是因為長時間的壓力、剪力或是摩擦力導致皮膚組織受損,處置方式包含需定時翻身減壓,保持傷口清潔,並根據皮膚受損的嚴重程度選擇專業的敷料或清創治療。


失禁性皮膚炎,俗稱「尿布疹」則是由皮膚長期接觸尿液或糞便,造成的刺激和感染。治療重點在於保持皮膚乾燥和清潔,頻繁更換尿布及選擇真正用於隔離排泄物的皮膚保護產品以減少因為潮濕造成的損傷,例如:皮膚保護隔離噴霧或成人屁屁膏。

✔ 迷思2:有氣墊床就不用翻身?

解答:氣墊床可以減少局部壓力,但不能完全替代翻身。定時翻身(每兩小時一次)可以有效分散壓力,預防壓傷。

✔ 迷思3:用蘆薈膠、藥草或自行買藥膏塗抹,壓傷傷口就會好?

解答:偏方或許有短暫舒緩效果,但並不能促進深層組織的癒合。使用專業的傷口敷料和護理產品,如含銀敷料、泡棉敷料,可以提供不同類型傷口更好的復原環境,提升治療的成效。

✔ 迷思4:每天消毒換紗布、敷料對傷口比較好?

解答:適當地換藥是對的,但未必要每天換,要根據傷口情況及所選擇的敷料種類而定,傷口有味道、滲液多需要更頻繁更換,有些則可以2~3天才進行更換,重要的是要做好傷口清潔,選擇合適的敷料來預防傷口沾黏、浸潤或感染並促進傷口癒合。

✔ 迷思5:傷口越乾燥越好,所以消毒傷口後可以用吹風機吹乾?

解答:適當濕潤環境對於傷口癒合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組織液中含有身體的修復因子,過度乾燥反而會阻礙修復,乾燥的傷口可能會讓癒合時間更長,選用適當的敷料可以保持傷口濕潤,促進皮膚組織再生。

✔ 迷思6:傷口不能碰水會感染?

解答:正確的傷口照護應包含傷口周圍皮膚的清潔,傷口是可以碰水的,只需要避免傷口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傷口周圍的皮膚用乾淨的水或生理食鹽水清洗後立即擦乾即可。
人體皮膚表層存在微生物群落,雖然通常是非致病性但也應適度清潔避免影響傷口癒合。


▍預防壓傷的7大關鍵



(圖片來源:康威特提供)


壓傷是可以預防的,透過正確知識和專業護理,能夠有效降低褥瘡風險,避免傷口不斷復發,陷入痛苦循環。

1.    定期翻身轉動體位:

長時間固定在同一位置可能會產生壓力,使皮膚受到損傷。建議每兩小時一次,改變臥姿,減少局部壓力。

2. 使用合適的氣墊床和坐墊:

選擇適合病患需求的床墊和坐墊,減少分散對特定區域的壓力,保護皮膚免於損傷,建議申請氣墊床輔具,雖然不能完全替代翻身,但可以幫助分散壓力,降低壓傷風險。

3. 依據壓傷分期選用適當的敷料:

根據壓傷分期程度不同,對應處理方式不同,選擇合適的敷料,如泡棉敷料具有良好的彈性和吸收能力,可以有效地分散壓力、減少對皮膚的損傷。



(圖片來源:康威特提供)


✔ 第一期:

皮膚表面出現持續性紅斑,給予指壓時不會消失。因為高度風險進入更嚴重的褥瘡階段,必須做進一步的預防措施,定時翻身更換姿勢,使用預防型泡棉敷料(例如:康威泡棉敷料)搭配氣墊床使用幫助壓力釋放,預防皮膚組織繼續受損。

✔ 第二期:

皮層缺損真皮層的傷口床露出,傷口床呈現粉紅色或紅色濕潤狀可能會有水泡產生,此階段可使用泡棉敷料(例如:愛康膚寶柔泡棉敷料)覆蓋即可達到不錯的減壓效果,同時可以吸收傷口滲液。

✔ 第三期、第四期:

第三期全皮層缺損並看到脂肪組織,第四期傷口則會直接露出筋膜、韌帶、肌肉、軟骨、或骨頭,此兩階段會有較多黃色腐肉和滲出液,亦可能會出現潛行性或隧道型傷口。需要醫師評估是否進行清創手術,而傷口腔洞也需要使用填塞型先進敷料治療。

有高度感染風險:建議使用銀離子抗菌親水性纖維敷料,增加對抗細菌及生物膜的作用,降低傷口反覆性的感染問題。

無感染風險傷口:可使用幫助組織增生的敷料,維持傷口適當濕度,有助肉芽組織增生,並搭配泡棉類敷料來減壓並吸收傷口分泌物。

✔ 不可分期:

因腐肉或焦痂覆蓋導致潰瘍無法確認分級,建議至醫院清創治療,並由醫師評估適用搭配的敷料。

4. 保持皮膚清潔和保濕:

使用皮膚清潔慕斯清潔皮膚,並於按壓乾皮膚後,塗上皮膚霜或是無痛保護噴霧保護脆弱的老化肌膚,維持皮膚的清潔和保濕,有助於預防壓瘡形成。

5. 適當補充營養:

缺乏維生素C可能影響膠原蛋白正常合成,進而延緩傷口癒合速度,增加感染風險。除了攝取足夠的維生素C,蛋白質、維生素A、E、鋅等對傷口復原也是相當重要的營養素,能從深色蔬菜、水果、堅果..中攝取,依據病況不同,建議要諮詢醫生或營養師來調整飲食。

6. 定期檢查和評估:

定期檢查皮膚狀況,初期發現傷口問題應立即介入處置避免惡化,清創治療後也建議選擇經過醫師認可的處置方式及敷料護理傷口。

正確的照護方式及預防觀念,是有效降低壓傷風險的第一步。除了照顧者的用心照護,必要時尋求專業的協助,可以讓傷口復原之路更加事半功倍。


✔ 康威特幫助家人解決慢性傷口照護問題(糖尿病足、褥瘡、壓瘡)
Line免費諮詢傷口及皮膚照護問題>> https://reurl.cc/Ge9z2D
 

繼續閱讀:

1. 糖尿病足、褥瘡傷口好不了?突破「生物膜」防空洞,對症下藥慢性傷口好的快! 
 
2. 如何預防褥瘡?日本印南裕之老師示範正確的轉移位方式  

愛長照企劃編輯

愛長照企劃編輯

愛長照

為照顧者找尋優質且實用的商品與服務,透過深入的介紹,讓照顧者獲得更多實用資訊,了解如何選購最適合的商品與服務, 別忘了,銀髮照顧就上愛長照!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