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時報出版

共有 26 則相關文章

長期照護
朱國鳳:等不到居服員、搶不到外籍看護,怎麼辦?《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
如果居服員負責個案都在附近社區,省去奔波往返時間,才有可能提供所謂的「走動式照顧」,也就是單趟停留時間較短、但是到訪頻率較高,即使搶不到全天候的外籍看護,若想要尋求「走動式的居家服務」,不僅老後不能住得太偏遠,最好是住在老人較密集的社區。
時報文化
2018/05/25
心靈加油站
朱國鳳:讓兒孫當守護,不是當看護-《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
每個人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有機會開始學習怎麼當父母,我認為,父母這個角色,不只要學習,更要終身學習。現代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老後,對於兒孫的期待、或是自己扮演的角色,可能都要隨著時代修正。
時報文化
2018/05/25
心靈加油站
朱國鳳:小住就要抓狂了,長住還敢指望嗎?《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
若已有子女,未來也想與子女同住的話,不只要提早規劃,還要有足夠的智慧,處理好兩代關係。不只要與子女和睦,更要與媳婦或女婿和睦,因為未來決定能否與子女同住的心願,關鍵可能是媳婦或是女婿。
時報文化
2018/05/25
長期照護
朱國鳳:失智的照護開銷,比失能更貴-《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
除了人力成本較高,失智者需要的生活空間也較大。尚未失去行動能力的失智者,會有「遊走行為」,如果照顧者沒有找到誘發失智者遊走的原因,機構內還是需要有足夠讓失智者徘迴遊走的空間,都會拉高失智照護的成本。
時報文化
2018/05/25
心靈加油站
退休三大重點:理財、養生,還有「老朋友」-《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
一個人的幸福感真正來源在於他能不能把時間花在自己在乎或自己看重的事情上。人類的渴望與追求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財富、名聲、地位和權力;第二類是朋友、家庭、事業或志業;第三類是知識、藝術、大自然或宗教。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3/07
心靈加油站
無資產也感到幸福?或是有資產卻覺得不幸?老後生活,「朋友資本」更重要-《在下流時代,也要做幸福老人》
所謂的資本,代表著能帶來豐富度或安心感的意思。所以,若翻譯為「人際關係資本」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再說得精準一些的話,就是「朋友資本」-多多結交能夠一起愉快從事某些事的人、互相協助與交流知識的人是很重要的。
時報文化
2017/10/29
心靈加油站
退休後有繼續工作的需求,可是有適合的工作嗎?-《在下流時代,也要做幸福老人》
基本上在領到退休金的年紀之後,到了七、八十歲還能增加資產的人,只有那些憑藉高額不動產收入及持有有價證券的少部分富人而已。換言之,六十歲後資產差距已大勢底定。
時報文化
2017/10/29
心靈加油站
你身邊有嗎?雖然富裕,但卻沒有愛的上流不幸老人...《在下流時代,也要做幸福老人》
總的來說,上流老人雖然擁有高學歷、事業成功,但美中不足的是,婚姻生活不美滿、子女教育失敗,或是因為不健康而導致行動不便等因素,而驟然衍生出不幸感。
時報文化
2017/10/29
心靈加油站
最壞的宣告:母親得的是憂鬱症?還是額顳葉型失智症-《與失智老媽住一起》
「妳叫什麼名字?」「妳知道妳的生、辰、年、月、日嗎?」「妳住在什、麼、地、方?」「現在是什麼季節,妳知道嗎?」我立刻知道這是老年痴呆症(失智症)的測驗。醫師對著老媽,把臉往前伸,一字一字清楚地,用超大的聲音問。我在旁邊看到這一幕,心裡好糾結。
時報文化
2017/10/21
心靈加油站
去哪都好不了,我下定決心要和老媽一起住,要讓老媽恢復健康-《與失智老媽住一起》
「哥哥,謝謝你。」回家的路上,老媽這麼對我說,我差點掉淚。完全沒必要道謝啊,把老媽丟在這種糟糕的地方五個月,是我該道歉的。今後在三鷹家,我們兩個都要好好加油,讓妳恢復健康。我牽著老媽的手走到醫院的停車場,心中燃起鬥志,一定要讓老媽痊癒。
時報文化
2017/10/21
心靈加油站
出院後的日子,老老照顧誰會先倒下呢?-《與失智老媽住一起》
回到「老老介護」的現實世界中,老媽的任性是老人痴呆造成的?還是藥的副作用造成的?已經沒意義。當前唯一的課題,是避免老媽恆常且無理的要求造成外婆身心耗弱。
時報文化
2017/10/21
心靈加油站
不願面對的真相:送老媽到機構,又遭到虐待-《與失智老媽住一起》
不論我多麼晚到,老媽都不是在自己的房間等,而是坐在入口附近的沙發上等我。「啊,哥哥!」一見到我便笑逐顏開。此刻的心情輕鬆多了,跟每天照顧老媽時大不相同,因此我能安穩以對。或許老媽不以為然,但從我的立場來看,儘管自私,我認為和老媽保持這樣的距離最理想。
時報文化
2017/10/21
1 2 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