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端午節飲食養生哲學

古人的端午節飲食養生哲學

在端午節的時候,會拜拜、會玩立蛋,還會收集純陽水。

卓文雄

2021/06/18

瀏覽數 5,952



文/骨藝家  卓文雄

大家好,端午節安康!今天和大家聊聊「古人的端午節飲食養生哲學」。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還有一些家庭,保持著傳統的儀式,在端午節的時候,會拜拜、會玩立蛋,還會收集純陽水。

除此之外,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端午節中午的餐桌上,還會多幾道小菜,包含:茄子、菜豆、大蒜、水煮蛋。」如果你用心一點留意,你會發現中國老祖宗,在餐桌上的養生之道。

首先,為什麼聚餐的時間會選擇「中午」呢?因為粽子呀~粽子是糯米做的,對大部分的人都是一種不太好消化的食物,放在中午的時間食用,身體就還有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可以來消化它。要不然就去參加划龍舟吧!有運動就更能幫助消化了。

再來,看看我們的配角小菜們,你可千萬不要小看了它們。「茄子、菜豆」,除了本身的營養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們都富含了充足的「纖維素」,可以用來幫助消化。而「大蒜」呢?是可以幫助「消毒、殺菌(順便防吸血鬼)」的食材。

 
大蒜
(圖片來源:pexels)
 

以前還有人會用雄黃粉、雄黃酒的,以毒攻毒!不過現在,這樣使用,就已經比較少了,畢竟雄黃還是有微毒性的。而且現代人,多數都住在高樓大廈中,毒蛇、蛤蟆的生物,也難得一見;因此,基本上就不太用雄黃這樣的東西了。

最後還有我們的「水煮蛋」,有的人使用雞蛋,但大多用的是鴨蛋,號稱可以去五黃(五毒)。

其實鴨蛋比雞蛋大,在早年務農的時代,雞蛋一直是補充身體蛋白質和卵磷脂最好的來源,為了要迎接夏季會增加的工作量(日照時間變長,工作時間也變長),當然也要讓身體好好的準備一下體力囉。

此外,還有一些當季的水果,譬如:「龍眼、荔枝、楊梅......等或是各地因為習俗會有不同的糕點」,這些食物就適量就好了,免得有些吃太多,導致身體有過度燥熱、流鼻血等情況;甚至,端午連假期間,心寬體胖吃太多,收假後,穿上衣服,才發現鏡中的自己竟然腫得像一顆粽子,可就得不償失了。

外身為經絡老師的我,當然還是要提醒一下大家:「洗澡的時候,可以按摩一下天樞穴,還有足三里穴也會幫助消化喔!」


穴道位置可見卓老師的原文喔↓

原文經骨藝家卓文雄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脹氣讓人睡不好,還引起腰痠胸痛!5方法消脹更好睡
 
2.
脹氣是萬病之源!莊淑旂教你1招趴著消氣
卓文雄

卓文雄

骨藝家/中華創意生活協會常務理事

現任新北市政府自癒力種子講師,亦為兩岸健康管理師。 因為自己年輕時生的一場大病,過度的使用藥物,導致身體受到二次傷害,後來透過氣功、芳療、經絡整復⋯等自然療法,協助自己擺脫藥物,恢復健康。 也因爲曾有這樣的經歷,希望能透過自然療法幫助到人們,一起遠離藥物,讓身體更加健康。 目前也擔任講師,培育相關人才投入健康產業,一起幫助更多的人。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