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類家人的都市社區關係 北市66處咱ㄟ社區支援照顧

打造類家人的都市社區關係 北市66處咱ㄟ社區支援照顧

為讓民眾發揮自身能力、互相支援照顧,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打造互助共生的社區支持網絡,借鏡日本經驗,推動咱ㄟ社區認證,讓社區成為推動福利服務的重要力量。(圖/台北市政府)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3/12/27

瀏覽數 5,097


文/愛長照編輯團隊


為讓民眾發揮自身能力、互相支援照顧,打造互助共生的社區支持網絡,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借鏡日本經驗,以「社區認識」、「民主共好」、「學習成長」、「社區願景」4個面向推動「咱ㄟ社區」社區發展成果之認證指標,今年有66個社區認證通過,住在台北都會地區,也可以享有鄰里交流共生的社區生活。


台北市社會局於12月26日辦理「台北社區2023成果發表會暨『咱ㄟ社區』認證授證典禮」,除了社區的頒獎活動,也發表「社區互助好生活」4部社區影片,展現在不同都市社區角落所發生的推動社區力量的故事。

當天現場有約70個社區發展協會出席,並邀請10組社區協力社群組織及南、北2區社區培力團隊(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社團法人台灣社區營造學會)設置攤位,提供社區及社群彼此交流互動的機會。

本次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政委特別撥冗出席,除了肯定台北市在地社區持續努力的成果,更向在場社區喊話,「面對台灣超高齡社會的來臨,將借鏡日本經驗,引進社區的力量,讓民眾發揮自身能力互相支援照顧,達到自助、互助、共助。…預計4年內布建100個共生社區。」獲得在場社區代表熱烈的回響。

 

咱ㄟ社區認證授證典禮
(圖/台北市政府)

本次所拍攝的4部社區影片,分享不同的都市社區中所發生的推動社區力量的故事。「社區同行者」是仰德大道山角下的岩山社區,為社區打造了一個共同空間,邀請社區居民同行,共同來關心社區,設計自己想要的社區生活。

「都市裡的廟埕」是位於中山區的朱厝崙社區,一群在地居民在都會區經營社區據點,從兒童到長者,凝聚不同年齡層的世代情感;「鄰人家人」是位於古亭捷運站旁的大安錦華社區,共同守護社區的安全,也守護每一位長輩可以社區中安老。

另外「幸福加值劵」是文山區德芳、景福及興旺三個社區的合作計畫,彼此給力,邀請地方組織贊助經費,共同製作贊助回饋品,串連跨社區的店家共同加入,為實踐社區互助照顧邁出一大步。

社會局局長姚淑文表示,都會區因生活步調快,互助氛圍的營造並不容易,需要更多公私部門的協力,社會局除了繼續推動各項社會福利方案外,亦將持續鼓勵市民及社群組織共同打造互助共生的社區支持網絡,讓社區成為推動福利服務的重要力量。
 

 

繼續閱讀:
 
1. 【朱國鳳專欄】兩位中風長者,為何命運大不同?關鍵在是否獲得「社區整合照顧服務」

2. 查查看,關懷據點就在你家隔壁嗎?讓爸媽在社區裡,輕鬆健身、交朋友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