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語專欄】高齡社會避而不談的隱憂:被忽視的長照「性騷擾」,照服員怎麼自保

【王竹語專欄】高齡社會避而不談的隱憂:被忽視的長照「性騷擾」,照服員怎麼自保

隨著臺灣「超高齡社會」時間表日益緊迫(2026年),女性照服員無論在需求人數、專業訓練等各方面的困境勢必更加艱困。

王竹語

2019/05/06

瀏覽數 26,099


 
文/王竹語
 

案例:
 
罹患失智的六十歲男性,因急性腰痛臥床於專業
照護機構,某女性照服員進行照護時,他「不小心」輕拂過臀部;不久,再一次「無意間」觸碰到胸部,照服員覺得病人是故意的,向機構主管反應。
 
當事人一下說,絕不是不是故意,一下又說完全不記得。家屬覺得病人是已經失智狀態,再加上劇烈腰痛,意識不清,自然身體接觸,屬於合理碰觸,應該不能算是有侵犯行為。
 
「刻意碰觸撫摸」還是「自然身體接觸」?「算不算性騷擾」如何認定?這是關鍵,當然很重要。依〈性別工作平等法〉所稱性騷擾,謂下列情形:
 
在上述案例中,女性照服員已經因為案主行為而感受到被冒犯,認為人格尊嚴被侵犯,依該照服員主觀認定,已然構成〈性別工作平等法〉所稱性騷擾。

長照

據統計,工作婦女約占全球帶薪工作人口的42%左右;然而,在許多國家衛生保健部門,婦女工作人數超過75%的比例。
 
為何在衛生保健相關領域,女性工作人員比例偏高?
 
平心而論:如果我家中高齡長輩需要看護,我也期待是一位有經驗的資深女性專業人員來擔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並非偏見,也不是刻板印象;我相信很多家庭不管在獲取資源管道、身心狀態、經濟狀況,若有此相關照護需求,都會有下列情形:
 
1.受照顧者「本身」比較不能接受男性照服員,甚至排斥、抗拒。
2.受照顧者「家屬」希望女性照服員來照顧。
 
也因此,長期在家中照顧家人的家庭照顧者中約有八成是女性。而在臺灣,即便是從事有酬之照顧工作者也大多是女性,若單以「照服員」這項工作而言,女性占了9成,男性只占1成。
 
如果現階段「照顧工作女性化」非短時間內可以改變,除了突顯社會長久以來刻板的性別角色分工觀念有待突破,也使得「長照需要者與提供照護服務者」之社會性別面向議題更為複雜。所以長照性騷擾的教育與對治也顯得更迫切而重要。
 
9成的照服員是女性,如何防治性騷擾,建議三管齊下:
 
照服員
(圖片來源:istock)
 

▍第一、以「機構」而言

1. 訂有性騷擾/性侵害預防措施並確實執行。若有發生的事件能分析檢討並有改善方案及執行情形。

2. 訂有性騷擾/性侵害事件處理辦法及流程(含通報流程、轉介)。若有發生相關事件均有處理過程紀錄。

3. 機構內工作人員必須清楚處理流程。
 


▍第二、就「照服員」在職教育訓練而論

依機構發展方向與服務內容訂定員工在職教育訓練計畫 (包括機構內部訓練及機構外部訓練辦法),訓練的內容必須包括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例如:職場性騷擾定義、防治重點、如何申訴(管道與方法)性侵害防治三法、申訴後申復及救濟方式、機構常見性騷擾問題案例討論、分享案例、照服員學習如何自保、並知道如何提出、如何應變性騷擾、處理流程、危機管理、緊急事件處理等相關課程。
 


▍第三、受照顧者與其家屬也要教育
 
隨著臺灣「超高齡社會」時間表日益緊迫(2026年),女性照服員無論在需求人數、專業訓練等各方面的困境勢必更加艱困,「建構完善的照顧服務體系」以解決女性照服員未來將面臨的問題與需求之外,為達兩性平等,受照顧者與其家屬也要教育,內容包含但不限於下列主題:
 
1. 長期照護之兩性關係基本觀點及概論
2. 長期照護職場的性別意識與性別專業
3. 性別平等的樂齡學習與長期照顧工作
 
照顧者
(圖片來源:istock)
 
此外,針對如何制止性騷擾/性侵害,加強宣導5C:

1. 意識(consciousness):對權力差異有正確的認知與敏銳的覺察。

2. 承諾(commitment):重視並護衛自己身體及性自主權。

3. 信心(confidence):對自己身體及感覺的直覺要有信心。

4. 溝通(communication):以直接(如面質、寫信等)或間接(如:請他人轉告)的方式,讓對方知道其言行是不受到歡迎的,並要求對方立即停止言行。

5. 控制(control):若對方依然故我,蓄意騷擾,則可考慮採取積極的因應策略,如告訴可信任之人、留下詳盡紀錄(當時的人、事、時、地、物),寄出存證信函、提出申訴等。

 


✔重視長照性騷擾的意義與重要性
 
就像我前面寫的,如果是我家裡長輩需要照顧,我期待資深女性照服員,但如果是我的女性親屬在照服過程中受到性騷擾,我會非常憤怒與不平。因此,重視長照性騷擾的意義就在於:
 
1.兩性工作平等是促進社會實現「正義」、「公平」、「平等」、「博愛」的重要基礎;應秉持人人平等、包容心及同理心,尊重女性專業工作者,打造友善環境,增進社會永續發展。

2. 在臺灣,照顧的勞動人力一向不足,提升兩性工作平等有助提升她們的勞動條件與工作形象,如此可以吸引更多人投入照服員,繼而提升品質,抒緩照服員一直以來人力不足問題,並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模式。
 
由於傳統性別角色分工,女性的照顧責任被視為「天職」。但降低工作風險應不分男女,人人均應受到保障。照服員的風險絕不只性騷擾,把問題放大來看,政府、機構與家屬共同努力的方向還有:
 
女性
(圖片來源:istock)
 
1. 提升居家照顧服務專業形象;
2. 個案在接受居家照顧服務前須作風險評估;
3. 個案及其家屬在接受服務前應安排衛生教育;
4. 政府應該透過宣傳管道宣導居家照顧之服務理念與服務內容;
5. 建構居家照顧服務員合理的薪資條件;
6. 健全居家照顧服務支持體系。
 
預估2026年臺灣就要邁入「超高齡社會」,女性照服員工作平等、職場倫理與性別尊重教育,是全民都該關注的議題。
 


參考文獻
1.臺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秘書長邱美月〈性騷擾之相關法規及案例解析〉
2. 郭俊巖、李綉梅、胡慧嫈、蔡盈修、周文蕊、賴秦瑩〈臺灣老人長期照顧體系下居家照顧服務員職場風險之研究〉,《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第五卷第一期,2015年4月頁129-170。
3.衛生福利部《老人福利機構評鑑作業手冊》

 

 


繼續閱讀:
 
1. 性慾莫名被撩撥,原來是失智造成...顳葉萎縮導致不知羞恥?
 
2. 失智症家人突然變得暴力打人?醫師:不要爭辯、轉移注意力
 
專欄作家|王竹語
王竹語
點此了解王竹語>>
 
 

王竹語

王竹語

專欄作家

臺灣作家,臺中豐原人,筆名取法學自畢卡索。已出版著作: 1.《醫生》(本書是2010年10月德國法蘭克福書展『臺灣館』展示作品) 2. 《我的整形世界》(天下文化,2006) 3. 《高科技健檢救你一命》(城邦集團原水文化,2006) 4.&5.《微笑看人生》、《無常看人生》(時報文化,2005) 6. 《尋找一首詩》(除了在臺灣出繁體版,簡體版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 7.《中國經典寓言的智慧》(晨星集團,2006) 8.《工作必勝!!戰國策》(晨星集團,2007)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