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聲音特輯19】百善孝為先,當今社會可以怎麼看孔子提出的「孝」?
【失智聲音特輯19】百善孝為先,當今社會可以怎麼看孔子提出的「孝」?
當你有所感覺父母已年老,他們那時幾歲?
Classical FM97.7古典音樂台
2021/12/24
瀏覽數 5,367

文/Classical FM97.7古典音樂台
百善孝為先,當今社會可以怎麼看孔子提出的「孝」?父母老後要如何與之相處?「論語」中,孔子多次提到盡孝的故事和語句,是否適用於今天?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張篇第七〉
孔子說:「父母的年歲,為人子女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要為父母的年齡漸增,長壽而高興;另一方面要為父母年歲漸增,身體逐漸衰老而擔心。」
當你有所感覺父母已年老,他們那時幾歲?是何種狀態讓你覺得他老了?侍母至孝的畫家-柯適中分享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子女認為父母年邁,以及父母感覺到自己已經老了,「陪伴父母老去,最終都是他們妥協承認自己老了,才願意服老,就是不得不的時候。這也給我一個很好的參考,就是我在陪伴他們的過程也要慢慢有意識的感受到自己老化。」
多數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持續處於足夠年輕、有活力的狀態,幸福的晚年,並不只有單純滿足物質需求。作為晚輩,「尊老愛幼」一直是我們被灌輸的傳統美德,這樣的初心是好的,然而,「不談義務,不是責任,我們依然可以選擇好好愛父母!」情感是人類難以割捨的重要部分,孩子與父母是各自獨立的個體,陪伴父母晚年的路上,相互尊重,可以孝,但不一定事事都要順。一昧滿足長輩的需求,而忽視身心靈健康的重要,不僅心靈會有空洞,也可能會傷及健康。因此,如何讓人能有被需要的感覺、對生活仍然保持熱愛?或許是現代人「U好」父母時,可再進一步省思的。
✔ 打開耳朵,用聽的
點這收聽→百善孝為先,當今社會可以怎麼看孔子提出的「孝」?
✔ 【專訪】樂齡網創辦人暨總經理 張慶光
點這收聽→熟齡族也可以穿出自己的品味
✔ 更多生命故事、推薦書單
點這觀看&收聽→在記憶裡,迷路的靈魂 ─ 失智症
繼續閱讀:
1. 父母的碎念來自不安全感,也許他們只是希望-「有個人在」
2. 「謝謝媽媽還有力氣罵我,讓我有孝順她的機會。」侯怡君的十年照顧者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