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的人也有脂肪肝,6指標自我檢查遠離癌【張振榕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瘦的人也有脂肪肝,6指標自我檢查遠離癌【張振榕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雖然脂肪肝沒有症狀,但張振榕醫師說,仍能透過檢視日常習慣及身體狀況,早期警覺自己是否為高危險群。
早安健康
2018/11/15
瀏覽數 18,808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張振榕醫師
提到脂肪肝,大部分人會覺得是胖子才會有的疾病,但你知道嗎?根據統計,雖然肥胖者有9成機率出現脂肪肝,但值得注意的是,BMI正常或偏瘦的人也是每4個當中就有1人有脂肪肝。
究竟對於脂肪肝大眾還有什麼迷思呢?以下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一次解析!
▍對脂肪肝的誤解?
迷思1:「我體重很正常,我是一個瘦子,不會得脂肪肝。」
張振榕醫師表示,在門診當中最常見到的迷思,就是患者認為只有胖的人才會罹患脂肪肝,但其實這是誤解。根據統計,瘦的人當中也有一至三成有脂肪肝。他提醒,若是飲食熱量攝取過多、嗜吃高糖分甜食又運動不足,即使體重正常,還是可能得脂肪肝。
迷思2:「脂肪肝是良性疾病,沒什麼大礙。」
脂肪肝很普遍,所以有患者會認為幾乎大家都有,而且又是良性疾病,應該沒什麼太大問題,但這也是錯誤認知。
張振榕醫師指出,脂肪肝並非良性疾病,它可能造成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罹癌的機率也會提高,實際上是很多疾病的前驅,甚至是多系統疾病的開端。
迷思3:「脂肪肝老了就會自己痊癒。」
年齡並非決定脂肪肝的唯一因素,張振榕醫師說明,台灣的流行病學雖然顯示,超過65歲以上的民眾脂肪肝的比例有下降趨勢,這代表的可能是部分65歲以上老年人體重較輕,或因為飲食習慣改變,食量逐漸變小,所以造成統計顯示的比例較低。
但張振榕醫師強調,脂肪肝的致病機轉極其複雜,並非由單一一個年齡因素就可決定一切,還包括個人體質、遺傳因素;飲食及運動習慣,甚至腸胃益生菌多寡,都可能影響脂肪肝的狀態。

(圖片來源:photoAC)
此外,有些患者在65歲以後,因為飲食習慣變差或腸胃道菌叢改變等原因,脂肪肝的比例反而可能上升。
▍脂肪肝的好發族群?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脂肪肝的好發族群以年齡及性別而言,可歸納出下列5種:
1. 男性
2. 40至65歲
3. 缺乏運動者
4. 中廣型肥胖者
5. 飲食過油過糖
而若身體有下列4種狀況,也要多加注意可能併發脂肪肝:
1. 三酸甘油脂過高
2. 膽固醇過高
3. 高血壓
4. 高血糖
▍脂肪肝的前兆?
張振榕醫師表示,80%至90%的脂肪肝沒有症狀,也就是說我們平時很難自行察覺。而有少數患者會因脂肪肝過於嚴重導致肝臟發炎,此時可能出現疲勞倦怠、食慾不振或皮膚搔癢等症狀,因此就醫才發現有脂肪肝。

(圖片來源:photoAC)
雖然脂肪肝沒有症狀,但張振榕醫師說,仍能透過檢視日常習慣及身體狀況,早期警覺自己是否為高危險群。
▍脂肪肝自我檢測
- 缺乏運動
- 飲食習慣:高油脂、高膽固醇、嗜喝手搖含糖飲料
- 膽固醇過高
- 三酸甘油脂過高
- 血糖過高
- 中廣型肥胖者:四肢纖細、腹部肥胖
張振榕醫師指出,中廣型肥胖表示內臟脂肪過多,同樣是脂肪肝的高危險群,要特別注意。他也提醒,若符合上述狀況應盡速就醫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原文經早安健康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11月號《逆轉脂肪肝》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洽《早安健康》11月號
繼續閱讀:
1. 脂肪肝成新國病!中醫世家這樣吃蛋,護肝補氣血
2. 沒有B、C肝 年逾60也要做腹部超音波
—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