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的人生,有時候也挺痛快的-《人生,到最後都是一個人》
減法的人生,有時候也挺痛快的-《人生,到最後都是一個人》
不願意接受辦不到的事實,硬是要裝年輕的話,只會讓看的人覺得很痛苦。誠實地老去還比較討人喜歡,我自己也希望能成為那樣的人。
三采文化Suncolor
2017/03/10
瀏覽數 31,917

在年華老去的過程中,有人感嘆體力不若年輕的時候強健、容顏不若年輕的時候姣好,基本上這些已經失去的東西是不太可能再回來了。
以我為例,隨著年老力衰,就連一些簡單的家事也變得困難重重。
六十多歲的時候還可以提重物、還可以爬上梯子把卡在屋頂上的垃圾清乾淨,就連打赤腳洗陽台也不是什麼苦差事,但是現在就連彎下腰去擦地板都辦不到。
此外,踮起腳尖要拿放在高處的物品時,不是快要摔倒,就是無法修正軌道,非得手忙腳亂地抓住什麼東西才能穩住身子。用吸塵器吸地板的時候,只是輕輕地一轉身,腰就去撞到桌角……諸如此類的事情不斷發生。
還有像是無法用菜刀切一整顆南瓜,煎蛋的時候沒有力氣舉起平底鍋。因為是自己一直以來擅長的事,所以才更不能接受。
然而,在經歷這些變化的過程中,我慢慢地發現一件事,與其每一次都陷入沮喪,拚命地想要找回已經失去的活力,承認這也是自己的一個面向,在
精神上不是健康許多嗎?
如今,我已經九十六歲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削出一大碗柴魚片,要打開鎖緊的瓶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才要動腦。只要雙手戴上橡皮手套,輕輕一轉就開了。
外甥很貼心地買了類似開瓶器的工具來給我,但是就算沒有開瓶器也沒問題。因為動腦筋思考「有沒有其他辦法」也很開心。
年輕的時候,會想要增強體能、想要讓自己看起來很稱頭、想要學習、想要這個、想要那個……認為要有「附加價值」才能為自己加分。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害怕自己的能力一點一滴地失去。
但是,有時候反璞歸真,也就是所謂的減法人生也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唯有失去了什麼,才懂得利用剩下的能力謀求出路。只要能轉念,就能為自己找到樂子。
(圖片來源:pixta)
不願意接受辦不到的事實,硬是要裝年輕的話,只會讓看的人覺得很痛苦。誠實地老去還比較討人喜歡,我自己也希望能成為那樣的人。
推薦閱讀:
更多《人生,到最後都是一個人》的文章:
《人生,到最後都是一個人》作者/吉澤久子
本文經三采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更多本書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更多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