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失智家人 透過病程掌握要領

照顧失智家人 透過病程掌握要領

照顧失智家人不只要有耐心,更需要技巧,失智症的各階段也有不同照護重點,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透過失智照護資源手冊與單張,了解從預防到照護的失智資源與服務。(圖/台北市衛生局)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10/04

瀏覽數 4,421


文/愛長照編輯團隊


隨著國際失智症月於9月落幕,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與照顧者,認識政府資源,做個靈活運用資源的照顧者,不論是政府補助的失智共照中心與失智社區服務據點、1966長照服務或參加失智照護相關系列講座,都是很好的方法。

臺北市人口高齡化,失智症者也隨之增加,照顧失智家人不只要有耐心,更需要技巧。照顧失智症者經驗長達24年的曾于鳳護理師在廣智住宿長照機構擔任主任,分享讓照顧者提前掌握各階段照護重點。



▍初期盡可能生活自理,多參與社交活動

初期認知功能尚可,應保持社會參與及與人接觸,多參加社交活動,可到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參加活動,此外,生活起居讓失智症者自己動手做,例如做菜、洗衣服等,照顧者可口頭引導,但不要介入。

避免催促或命令,可改說「今天請你陪我出門」,也別把長輩當小孩,盡量不說「你要乖」這類用語。


▍中期搭配非語言溝通,不與之爭論

中期是照顧者最辛苦的階段,精神行為症狀較多例如妄想,照顧者不要與之爭論,以免反彈更大,盡量讓他們做喜歡的事以穩定情緒。

此階段不能只靠口頭引導,需要搭配非語言的溝通,例如已經聽不懂什麼是刷牙,要直接做出刷牙的動作來提醒。此外,要好好管理慢性疾病像是糖尿病,以免快速惡化。

▍晚期避免肌肉退化,需被動式體能運動 

晚期腦萎縮情形更嚴重,許多人無法自己進食,照顧者會耗很大體力,若老老照顧就更吃力。

臥床的失智症者需做被動式的體能運動,以免肌肉退化。照顧者要適時讓其他家人知道病情變化,以免沒有同住的家人產生訊息落差。

臺北市有豐富多元的失智症照護資源,民眾可以瀏覽「臺北市政府失智症服務資源網」,或透過臺北市失智照護資源手冊與單張,了解從預防到照護的失智資源與服務,臺北市衛生局今年8月起於文山區設立第一處權責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服務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症者。

此外,失智家人若有長照服務需求,可撥打長照專線1966,由專人到府評估所需之服務。善用政府資源,照顧的路上不會孤立無援。如有相關疑問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打02-27208889)轉1875,以上資訊可至臺北市政府失智症服務資源網(請點我)查詢。


▍資源連結

1. 113年臺北市失智照護資源手冊(請點我)

2.113年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長照服務宣導影片(請點我)

 
繼續閱讀:
 
1. 失智行為症狀讓人心好累?這6點照顧者可以再想想

2. 冷靜的心態是關鍵!照顧者和失智者對話的3個要點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