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並非中國特有新病毒 了解症狀、治療、高風險族群!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並非中國特有新病毒 了解症狀、治療、高風險族群!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在2001年就於荷蘭被首度發現,它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健康醫療網

2025/02/03

瀏覽數 3,023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資料,近期中國14歲以下「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感染人數有增加的趨勢,尤其中國北部省份上升趨勢較為明顯。這讓許多人開始擔心中國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疫情會不會像COVID-19一樣造成全球大流行,但事實上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並不是新的病毒,也並非中國獨有的新興傳染病。




 

▍什麼是人類間質肺炎病毒? 感染後有哪些症狀?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是副黏液病毒科下的一種單鏈核糖核酸病毒,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表示,這個病毒在2001年就於荷蘭被首度發現,它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呼吸道上皮細胞是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的主要目標,病毒複製主要發生在鼻腔、肺部組織中,感染後會增加血管及呼吸道周圍的浸潤。
 

因此,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後常會有呼吸道症狀產生。吳昌騰醫師提到,如果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症狀包括發燒、鼻炎、咽炎、結膜炎、急性中耳炎等,而若造成下呼吸道感染通常需要住院治療,症狀包括呼吸急促、發燒、咳嗽、喘鳴,嚴重感染病患胸部X光片會顯現肺浸潤、過度充氣等異常。
 

吳昌騰醫師表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感染後的臨床表現其實與其他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毒難以區分,尤其是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而且由於hMPV、RSV病毒季節性分佈重疊,因此很有可能出現合併感染的情況,研究顯示兒童若同時感染hMPV、RSV入住加護病房的風險將會增加10倍,因此提醒民眾需注意合併感染。

▍可透過支持性療法治療 主要感染3大風險族群


目前hMPV感染的治療方法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吳昌騰醫師表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主要感染以下3大族群,病患的免疫狀態是決定疾病嚴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提醒民眾應留意:


• 嬰兒和幼兒:
出生後第一年最高,研究指出在兒童人群中,0-5個月大的嬰兒住院風險較高,不過感染會在整個兒童早期發生。血清陽性率研究顯示,5歲以下兒童超過90%都已感染過人類間質肺炎病毒。

• 老年人:
老年人的免疫系統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弱,因此更容易受到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老年人若感染hMPV可能會更為嚴重,住院、肺炎、死亡的機率會更高。

• 免疫功能低下者:
如接受器官移植、化療或患有 HIV/AIDS等免疫系統受損的人,更容易會受到嚴重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感染。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無法有效抵抗病毒,感染時間可能會更長而且症狀更嚴重。


原文經健康醫療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高血壓不處理,中風、肺炎跟著來,心臟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2. 流感合併肺炎鏈球菌,重症很致命,接種疫苗要趁早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健康養生新聞資訊網路媒體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 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