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定存

共有 11 則相關文章

社會資源
68%民眾支持開放勞退自選
多年來,許多專家學者不斷推動「勞退自選」,希望能在保留現行政府制度下開放勞退自選平台。
Smart智富
2022/04/19
社會資源
年輕人、屆退族都能做規劃!用保險打造退休金庫這樣選
目前年金險中,最常見的當屬遞延年金險,因為它能讓有意進行退休規畫的人,從年輕時就分期投入,既能趁早開始準備。
早安健康
2020/10/19
社會資源
每月5千元!提早累積退休金
從調查結果發現,透過好享退平台,年輕族群的股票投資比重較高,退休前族群則逐漸轉向以債券或固定收益類為主。
Smart智富
2020/10/05
社會資源
5大盲點 恐讓樂活退休夢碎
楊淑惠指出,對於準備退休金的重要性,現在國人普遍有認知,然而卻不見及早行動。根據他們的調查,對於30世代的人而言當前最重要的事項為「財富累積」,10年後最重要的事項則為「準備退休」。
Smart智富
2019/11/24
社會資源
高儲蓄險明年恐絕跡?搶購前弄懂3重點
也就是說,未來民眾買到的儲蓄險,死亡保障將拉高、生存金則減少,高儲蓄保單將因此絕跡或提高保費成本。
Smart智富
2019/06/30
社會資源
用定存留住錢 把儲蓄當支出! 3方法讓你存款翻倍
暢銷書《富爸爸理財IQ:愈精明,愈有錢》裡有提到一個不錯的觀念-「把儲蓄當成固定支出。」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如果你把儲蓄當成是支出的話,就會覺得這筆費用已經被自己花掉了,不能夠再使用。
Smart智富
2018/07/31
社會資源
圖解!教你用Excel 輕鬆1秒算出「年化報酬率」
對投資來說是一樣的道理,你必須先把不同的獲利換算成相同的單位(年化報酬率)以後,才能夠互相比較。
Smart智富
2018/06/28
社會資源
存千萬後靠定存能安心退休嗎? 答案是:要繼續投資!
黃正勳說,退休後的生活長達20幾年,因此退休後更要繼續理財,延長可使用退休金的時間。放定存擔心被通膨侵蝕,拿去投資又怕損失,因此他建議,最好的方法就是撥出部分金額繼續作投資,如此一來可以領到固定生息收入,用穩定的現金流來支應未來養老生活。
Smart智富
2018/05/24
樂活養生
家中長輩獨居又少與人互動,如何預防被詐騙集團騙光老本?-《人生中場拉警報!》
警政署統計,全國二○一六年九月到十二月,光是臺灣銀行就有超過四十件的詐騙案件,其中高達九成受害人都是高齡者。顯見高齡人口已經淪為詐騙集團覬覦對象,家中子女除了多關心老人家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幫忙申請智慧手機,透過科技降低受害機率。
三民書局
2017/12/25
樂活養生
大筆定存拆單 利息足足多6倍!
一般人普遍習慣將大筆的錢放在一筆定存中,損失的不只是靈活規畫資金的彈性而已,還會少賺了很多利息。因為定期存款只用「單利」計息,因此,若你的錢300萬元(含)以上(依銀行規定,臺灣銀行是500萬元)就稱為大額存款,會建議透過拆單來活化定存。
Smart智富
2017/12/10
新聞政策
台灣人退休保險保障嚴重不足!
民眾對退休金準備往往僅止於「知道、但沒有行動」,有超過4成民眾認為目前財務不足以負擔下半輩子生活,卻有近5成民眾沒有理財,更有33%民眾完全依賴他人提供退休金。此外,大多數民眾的退休準備金明顯不足,對於退休後生活費用的估計,未考慮通膨與長壽風險, 因此明顯偏低。
Smart智富
2017/09/25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