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病情告知的四點思考《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

關於病情告知的四點思考《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

無論是繼續接受治療與否,或是關於未來餘命期和未盡事宜的安排、後事或財務方面的規劃等,當病人有機會為自己負責,才能盡量減少家屬的自責。

寶瓶文化

2023/07/26

瀏覽數 5,389


文/商沛宇(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臨床心理師)


▍【療心錦囊】關於病情告知的四點思考

臨床上,常見到家屬擔心病人在聽到病情惡化的消息後會大受打擊,而選擇刻意隱瞞病況,或善意「輕描淡寫」地回應病人的疑惑。

之所以難向病人告知和溝通病況,背後至少隱含了三種可能的心情:

.不捨與貼心:不忍心澆熄病人心裡的最後一絲希望。
.焦慮與恐懼:不曉得該怎麼去面對、照顧病人在聽到真實病況後的反應。
.失落與傷心:面對將失去至親的那份預期,身為情感連結最深的人,也有自己的哀傷需要消化及調適。


我常試著與家屬聊聊他們的經驗和感受,試著去了解他們內心的不捨及糾結,聽聽他們預期中害怕的情況是什麼。

許多時候,當原本紛亂的思緒和心情被聆聽、了解與接納,家屬就比較能從情緒的影響中跳脫出來,自然而然變得有勇氣,能客觀地思考更多可能性。

感受到家屬的情緒較為緩和後,我會再進一步地引導家屬思考這四件事:


✔ 病人過去的性格與自主需求

例如:病人以往在家中或工作上,是否習慣自己掌握一切、決定事情?病人是否渴望自主?病人面對壓力的心理復原力如何?過去是怎麼面對困難的?是否真如他們所想的這麼不堪一擊?


✔ 病人面對疾病與治療的態度

例如:罹病至今,病人怎麼看待自己的疾病和治療?是否曾經表達過對於人生意義、生活品質或餘命期的態度和偏好?


✔ 病人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嗎?

根據病人的性格、敏感度與推理能力而言,他是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嗎?有沒有可能其實他心裡有數,只是不曾或不敢說出口?

過去你們有過好好地、開放地溝通的經驗或習慣嗎?你們是否對於對方聽到病情後的反應不知所措呢?

如果癥結點在於缺乏溝通習慣、不曉得如何因應對方的反應,我會鼓勵家屬勇敢向醫療團隊提出需求,請專業人員在場協助,一起開啟重要的溝通與對話。

曾經有病人趁著我至病房與他討論關於病情的想法時,對身旁不斷迴避重要話題,一直要他「想像過去他有多勇敢,千萬不要放棄」的太太說:「老婆,我不是不勇敢,我只是想知道我還有多少時間準備。」

✔ 大部分的病人都想要為自己做決定

無論是繼續接受治療與否,或是關於未來餘命期和未盡事宜的安排、後事或財務方面的規劃等,當病人有機會為自己負責,才能盡量減少家屬的自責。




繼續閱讀:
 
1. 告知病情的技巧 留意5項原則-《許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
 
2. 醫師到底要告知什麼內容?及告知到何種程度?-《做對3件事,不怕醫療糾紛、改善醫病關係》 

 
更多《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的文章:
 

 

  
     

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
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
作者/商沛宇

本文經寶瓶文化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寶瓶文化

寶瓶文化

出版媒體

寶瓶文化以最旺盛的企圖心在出版市場出發,「把事情做大」是寶瓶創社的信念。我們有最專業的精神與非如此不可的決心。我們深信,要做出版,就要做大眾出版,而以我們的專業、決心與意志力,必能讓作品有最完美的呈現,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未來,寶瓶將繼續努力出版高品質且適合大眾閱讀的好書,希望藉此努力,能讓讀書成為全民運動! 文學、教育、視野。向自己提一個問,讀一本書,去探觸、延伸生命的邊界。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