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安寧病房

共有 9 則相關文章

新聞政策
「安樂死」可能嗎?醫師: 「臨終鎮靜」讓末期病人選擇自然離開
安樂死的爭辯不只是個體的選擇與立場,而是圍繞在病人週圍的社會關聯體,國人從小到大都沒有被教育什麼是死亡?才是立法工作最大的障礙。在立法未完成之前,現行安寧療法中完整評估後的「臨終鎮靜」可以在最大合法程度下讓想要選擇安樂死的患者,在必要的情境下以彷彿「壽終正寢」般的自然死方式走向另一個世界。
好醫師新聞網
2017/11/05
心靈加油站
安寧照護:當「離開」的時刻,一天天的迫近-《充滿祝福的告別》
癌症末期病人,所剩時間非常短,在有限的時間內除了利用緩和醫療及安寧照護,降低病人的痛苦,最重要的是家人一旁的陪伴。病痛總是無情的帶走生命,但是家人的牽絆與愛會永遠留在心中,成為彼此不可取代的回憶。
康健雜誌
2017/08/22
心靈加油站
朱為民:如何面對靈性困擾? -《預約。好好告別》
我把這樣的問題請教安寧的老師,他是這樣跟我說的:「當一個人的世界崩壞的時候,我們可以做的,其實就是幫他找到還剩下的那幾根柱子在哪裡。」
四塊玉文創
2017/07/29
心靈加油站
許禮安醫師:走一段無悔的人生,你需要的是靈性陪伴(四)生命給你的只能好壞照單全收
生命中不論是好的壞的遭遇,你通通被迫要莫可奈何的接受,這叫做「好壞照單全收」。如果他的媽媽搞清楚了生命的真相,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講法:「希望他下輩子不要這麼乖,就算再調皮搗蛋都沒關係,但是只要不要得癌症就好。」
許禮安 醫師
2017/05/24
心靈加油站
許禮安醫師:走一段無悔的人生,你需要的是靈性陪伴(一)情緒表達不是人人都會
大家可能誤解一件事,其實,台灣的宗教師很多時候是在做心理支持。焦慮、懼、憤怒,這都是情緒;擔心家屬,這是社會。那什麼才是靈性?很簡單,我跟大家講我的定義是:「靈性一旦可以被定義,它就變成了死的靈性。」
許禮安 醫師
2017/05/24
心靈加油站
悶著頭煩惱也沒用,坦然接受「無能為力的自己」-《面對死亡,我看見的幸福與遺憾》
起初,我為了「無論如何都想緩和患者的痛苦」,是以從緩和醫療、心理學、哲學、宗教等各種角度學習,但重回醫療現場時,那些學問卻無法解決一切。長時間陷入自己無能為力的痛苦中,最後才終於發現無能為力也很好。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11/22
心靈加油站
安寧病房的春天─園藝治療在安寧病房的運用
安寧病患更需要陪伴南丁格爾的這些叮嚀猶如醍醐灌頂:是呀!園藝治療不就是要讓走不出醫院的病人,也能享受花草帶來的心靈撫慰與生命的喜悅?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2016/11/17
長期照護
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安寧緩和機構、醫院介紹
在熱心人士的奔走之下,臺灣的安寧醫療,目前有醫院安寧病房、安寧居家照護,以及安寧共同照護等三種。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8/09
心靈加油站
願與病人一起苦
為了落實「善生善終」華人傳統的人生觀,安寧療護必須跳脫「病房」框架,成為一種態度和生命理念。安寧療護不是只有在病房、醫院裡實施,也不是只有「要不要插管」的是非題;理想的安寧療護服務,含括「五全照護」,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照護;「三善」—病人善終、家屬善別、活著的人善生。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2016/05/30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