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進食困難 針灸解救「食道弛緩不能症」


      

健康醫療網        

9284 人瀏覽

食道弛緩不能症發生原因不明,根據統計,在台灣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一,患者會出現胸悶、反胃、嘔吐、食物逆流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吸入性肺炎。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名年約40歲的婦女,半年來飽受食道弛緩不能症的困擾,不僅無法順利吞嚥固體食物,僅能喝流質的食物,甚至出現胸、背疼痛的症狀,導致體重大幅減輕,雖曾到醫院求診治療,但是症狀依然如舊,醫師建議外科手術治療,但是患者因為擔心手術風險因而作罷。

所幸尋求楊龍駿醫師治療,經過2~3次針灸治療後,吞嚥困難的現象已經明顯的改善,經過8次治療之後,已經可以恢復正常飲食。


▍病因與胃食道逆流相反  需要即早診斷

食道弛緩不能症發生原因不明,根據統計,在台灣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一,患者會出現胸悶、反胃、嘔吐、食物逆流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吸入性肺炎

中西醫整合醫師楊龍駿解釋,主要因位於胃部與食道交接處的賁門括約肌因為神經病變或退化,持續緊縮,無法適當的放鬆張開,造成食物難以經過賁門進入胃內進行消化。此與賁門鬆弛造成胃食道逆流的病因是截然不同的。常發生於30至50歲,無性別差異。診斷上,主要透過食道X光攝影、內視鏡檢視賁門狀況,必要時使用下食道擴約肌的張力檢測。






▍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外科治療,風險與失敗比率高

傳統的西醫治療,初期以藥物為主,也會採用肉毒桿菌注射,期望能夠放鬆緊縮的賁門,但是效果有限;使用汽球擴張術,需承擔食道破裂的風險。外科手術則是直接切開賁門肌肉,卻為了預防賁門過度鬆弛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副作用,必須同時施行胃底折疊手術,不僅失敗率高,風險也很大。楊龍駿醫師強調,對於賁門括約肌功能失調的問題盡量避免使用侵入性的治療,萬一傷及神經,將會造成不可逆的後遺症。

 

醫師
▲楊龍駿醫師



▍針灸直接刺激賁門 治療二至三次見效果

楊龍駿醫師使用自己研究的頭皮針與耳針,針對功能失調的賁門刺激,能夠快速改善病患的症狀,恢復正常的吞嚥功能。楊醫師解釋,此種針法對於賁門括約肌具有雙向調節的功能,不僅對於賁門鬆弛造成的胃食道逆流有很好的療效,對於賁門緊縮導致的食道弛緩不能症更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治療恢復之後,通常是不會再復發。


▍出現類似症狀應盡速就醫 尋求最適當的治療方式

當出現吞嚥不順、胸悶、反胃等症狀時,應該盡速就醫檢查,可避免一些後續嚴重的問題,例如體重減輕,或因嘔吐造成吸入性肺炎。楊龍駿醫師建議,因為食道弛緩不能症的發生原因不明,因此無法有效地預防,因此一旦出現症狀時,避免自行買藥服用。治療上,若擔心手術的風險與後遺症,針灸的治療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2goOX9

(文章授權提供/國家網路醫藥)

 

原文經健康醫療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苦!胃食道逆流「坐著睡」半年! 醫師用針還他臥躺好眠
 
2.
火燒心不見了! 「一根針」治好胃食道逆流 ……

 

關於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官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針灸    胃食道逆流    吞嚥    吸入性肺炎    健康醫療網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朱國鳳專欄】沒有住對醫院,就要懂得...
2長期高血脂易脂肪肝!調理食補有撇步
3網路販售醫療器材要注意「藥事法」  ...
4臨床重症醫師怎麼看?臨終前的無效醫療
5在我心裡,你從未離開,你存在,我深深...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註冊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