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早安健康

共有 484 則相關文章

樂活養生
熱水泡腳賽過吃人參!加入薑汁和OO更能發汗袪濕
如果想要晚上泡腳,只要記得別放太多薑汁,就不必擔心陽氣太重、全身發熱而睡不著。
早安健康
2017/06/09
樂活養生
代謝停滯,難怪濕氣排不出!中醫推薦3穴位養脾化濕
脾胃是和體內濕氣代謝密切相關的臟器,除了改變飲食習慣之外,平時也可以按摩一些穴位來調養脾胃。但是全身共300多個穴位,到底哪些和脾胃功能有關呢?
早安健康
2017/06/09
樂活養生
重啟身體排濕機能!運動注意1件事,有效發汗排濕氣
有些人的濕性體質是表現在皮膚有濕疹,剛開始運動排汗的時候,汗液會比較酸、裡面的成分會誘發它更癢,但是汗還是要代謝出來,不能因為癢而不去運動。建議準備一條乾淨的毛巾, 一流汗就馬上擦乾,這樣可以幫助緩解流汗的不適。
早安健康
2017/06/09
樂活養生
女中醫:溫水排濕氣最有效!還有4特效茶飲
沒有「排泄」掉的物質也是一種濕氣。中醫師陳曉萱表示,想要「排濕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喝水,讓水分稀釋並加強循環代謝,如此一來,體內的代謝廢物、食物殘渣、多餘水分等,就可以透過流汗、大小便等方式排出體外,濕氣再也不殘留!
早安健康
2017/06/09
樂活養生
體內濕氣 90%是吃出來的!飲食3守則養好脾不生濕
想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不僅要努力排濕,更要改變飲食習慣好好「健脾」,雙管齊下,才能從根源減少濕氣產生。否則紅豆水喝得再多,體濕依然不會改善。
早安健康
2017/06/08
樂活養生
代謝廢物就是「濕氣」!把握夏季除體濕就能不生病
陳曉萱指出:「如果夏季濕氣沒處理掉,冬天相對低溫,這時候要排寒、排濕更困難,就容易讓濕氣留在體內,久了代謝問題變嚴重,怕冷、濕氣更難解,精神更差,慢性疾病發生率也會變高。」
早安健康
2017/06/08
樂活養生
成功減重15公斤!廖婉絨中醫師喝這杯戒糖戒珍奶
戒掉含糖飲料後,廖婉絨連甜癮也連帶戒了,各種甜食蛋糕、餅乾、麵包都不再吸引人,體質也有改變,現在吃到甜一點或味道比較重的食物,嘴巴與胃腸都會感覺不舒服。
早安健康
2017/05/10
樂活養生
把握經後黃金減重期!羅珮琳推5食物養血促代謝
為接下來的排卵做好萬全準備。因此,如果調養得宜,這個階段將是整個身心狀況最佳的時期,因此也是減重的黃金期。
早安健康
2017/05/10
樂活養生
瘦身不瘦胸!張文馨:早餐必喝豆漿、蘋果汁加這個
女中醫張文馨表示,「水聚為濕,濕聚為痰」,當體內的津液運行不順時,依每個人不同的情況,就會產生「長了什麼東西,但會是什麼東西就不一定」的結果,例如水濕容易水腫,痰濁較偏向產生脂肪,此外也可能會有囊腫、化不開的痰等等不同形態。
早安健康
2017/05/08
樂活養生
甩油25公斤不復胖!鄒瑋倫中醫師用「半日斷食」輕鬆瘦
鄒瑋倫說,自在愉悅的減重心情,是她得以持續下去的關鍵,同時更重要的是,負面的情緒與壓力還會降低身體基礎代謝率,熱量消耗就會更少!因此當壓力來臨時,除了要調適心情,也可做深呼吸幫助神經鬆弛。
早安健康
2017/05/08
樂活養生
吳明珠:養肝健脾調理好臟腑,去除痰濕不肥胖
臟腑系統中,大家很容易忽略脾胃失調對肥胖造成的影響。脾胃系統主「運化」,將吃進來的食物化為身體所需的養分與水分,再運行送至五臟六腑、肌肉、骨骼、腦部等部位;如果脾胃功能失調,養分與水分的分配運送就會出問題,如同包裹送錯地址,該收的家戶收不到包裹,不該收的卻因此堆積如山。
早安健康
2017/05/08
樂活養生
脹氣是萬病之源!莊淑旂教你1招趴著消氣
脹氣干擾了消化系統運作,就中醫角度來看就是影響了脾胃運化養分的功能,使身體無法有效運用養分,造成水腫或脂肪堆積;又會造成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便祕、腹脹等疾病,影響健康又讓人感到不適。如何才能不製造脹氣、怎麼做使脹氣不留體內,是維護健康最重要的要素。
早安健康
2017/05/08
36 37 38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