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親子關係

共有 41 則相關文章

心靈加油站
活了大半輩子,你是否仍會勇敢付出,願意無條件對另一個人好-《人生,幾分熟?》
自己雖有心意、有能力要付出,但只要給得不夠百分之百甘願,就足以彰顯內在的懦弱。此刻的不夠勇敢,是給自己懺悔的提醒與機會,要往更甘願的方向去努力,而不是盲目地付出更多。
遠流出版社
2018/03/14
心靈加油站
我們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精神不穩定的媽媽、不孝的女兒......《生命這堂課》
而隨著年歲的增長,每個人所扮演角色也越來越多,從為人子女、手足、同學、朋友、學生、員工、同事、主管、親密伴侶、配偶、媳婦/女婿到為人父母,甚至祖父母。這每一種角色所帶給我們的,有屬於各個角色獨特的滿足與愉悅感,但隨之而來的,也是別人對我們在每個角色中的期待,以及屬於每個角色所該盡的義務。
三采文化Suncolor
2018/03/02
心靈加油站
「你想太多了!」、「可是......」想要老後人緣好,改掉這兩個口頭禪
這些小地雷通常都不含惡意,甚至有時候放地雷的人還相信自己是善意的,但這些小地雷在人際關係中帶來的破壞力,卻不容小覷。在我個人的經驗中,名列前茅的小地雷是:毫無必要的「可是」,和太被濫用的「你想太多了」,現在就讓我們一個一個的來瞧瞧,這些小地雷的長相和它的威力。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8/02/14
心靈加油站
當媽媽說:你冷不冷?缺不缺錢?其實是在對你說:我愛你
看母親黯然的臉,我的心靈進入下一個階段-重新認識這位叫母親的女人:「把現在的母親放回到她整個的生命歷史中,試圖理解她真正想表達什麼?」我想,母親還會有一段時間反覆問我「冷不冷?」凝聚了千言萬語,她真正要說的是:「我關心你,我—愛—你!」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8/02/05
心靈加油站
你身邊有「不良老人」嗎?人生只剩20%,為何總把好牌打成爛牌-電影《順雲》的啟示:性格決定命運
性格的確有可能決定命運,如果希望自己的「老運」好,那麼最好是在還不太老的時候,修正自己性格中的偏頗之處,修正掉一些惡習。例如:易怒、暴躁、言語尖刻、自私、傲慢等等,如果不修正,將來就可能成為不良老人,老運怎麼會好呢?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8/02/05
樂活養生
親子之間未必就能心意相通,拉近親子距離的五個重點-《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
突然提起照護、財產、墓地之類的話題會嚇到父母。 甚至可能招來父母的誤解:「孩子希望我早點死嗎?」、「孩子的目的是財產嗎?」所以討論這些敏感的話題時,請用別人的例子當成開場白。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05
長期照護
當父母老了,陪父母一起上醫院、替父母與醫師溝通的六個重點-《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
如果父母固定去某家醫院看病,可以陪他們一起接受問診,這麼做也能讓醫生知道,病人的子女很關心父母的健康與身體狀況。我們總覺得「醫生是了不起的人」、「醫生說的話不會錯」,但醫病關係應該是對等的,如果有問題就要問到懂,不要自己亂猜。讓醫生覺得你是關心自己身體的積極患者很重要。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05
心靈加油站
「為何母親不和我說話?」-子女該如何面對與調適父母的老去? 諮商心理師 王嫊淩
我們不自覺地帶著小時候的自己和父母互動的習慣,要求老去、重聽的父母可以和過去一樣的聊天對話。我們需要學著認識眼前的父母老去的身體狀況,學著調整與父母老去的互動方式及情感的再連結。
諮商心理師 王嫊淩
2017/09/07
心靈加油站
火山似的親子關係,難保誰在未來不是孤獨老人
事後我心想,以後這種情況還是會再發生,畢竟奶奶老了記性不好,這是既成的事實,如果做兒女的不能認清這一點,而只是一味地責怪老人家的話,可以想見這樣的親子觀係就如同火山一樣,隨時都可能爆發甚至於不可收拾。
居服員 麥子
2017/06/22
心靈加油站
非得有隻「黑羊」不可嗎?當你抱怨公婆、家人時,只是朝他放毒箭,所以他的「壞」永遠不會好……
談到家庭裡那些若顯若隱的紛爭,我就不得不提到「黑羊」這件事,如果你問100個人是否渴望一個和睦的家庭,可能會得到100個Yes,但根據我長年的觀察,並非真的每個人都能「耐得住」和睦。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7/02/17
樂活養生
上一代的父母總為別人而活,當他們老了,你是希望他們活得久就好?還是希望他們能活得快樂?
然而,到了某個年紀,是否能「活更久」已經不是他們真正在乎的問題,那身為晚輩或照顧者,我們又何必把所有的人力、財力、物力放在「讓他們安分的活更久」這個議題上呢?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7/02/17
心靈加油站
你曾遇過「情緒勒索」嗎?不管是家人還是其他人,記得「停、看、應」後離開現場-《情緒勒索》
你並不需要非得馬上回應,甚至答應情緒勒索者的任何要求,尤其,當你有一丁點不舒服、不願意的感覺。   請重視你的這個感覺。   記得我的叮嚀:如果你想要答應這件事,並非因為你「想要」,而是因為你覺得「害怕、恐懼」。那麼,就請你先等一下,先給自己一點思考的時間。
寶瓶文化
2017/02/14
2 3 4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