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然主義

心靈加油站
物質與精神都要「斷捨離」,是平靜邁向死亡的重要課題-《輕鬆自在走好最後一哩路》
某次回診時,病人跟我說:「醫生,我又多活了好些日子,結果,原本用不到的東西,現在又有需要了,實在很難拿捏啊。」某個層面來看,斷捨離的想法具有擺脫執著、精神獲得解放的意涵。病人在丟東丟西的過程中,心靈或許得到了解放,繼而影響到生理,使得餘命也跟著從疾病中解放出來,因而又延長了一些歲月。這是個令人玩味的現象。
2017/11/13

樂活養生
醫生治不好你的病,治病一定要靠自己-《輕鬆自在走好最後一哩路》
正因為是自己的身體,所以,也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感受到身體的狀態,讀出身體的訊息。疲憊嗎?疼痛嗎?覺得冷嗎?這些症狀都是非常主觀的感覺,而且個人的差異性極大,即使透過精密的檢查,也不一定會在數據或影像上呈現出來,更何況還沒有歸納出一套人人適用的共同標準。
2017/11/13

長期照護
在「那天」來臨前,趁父母還健康時就要先確認的事-《爸媽落單時》
要不要告知病情?如何支付住院費用?要在哪裡走完最後一程?身後遺體是否捐贈?想要怎樣的葬禮?雖然都是會讓人不太想面對的問題,但趁著父母還健康的時候一一確認他們對這些議題的意願,才能避免以後的遺憾及後悔。
2017/11/13

心靈加油站
不需要太多身外之物,把錢花到一毛不剩再走吧!-《93歲的老媽說:我至少要活到100歲!》
我和友人聊到自己的決斷時,他這樣說:「如果是自己孩子生了重病,需要大筆醫療費才能夠醫治,我會毫不猶豫的散盡家財讓孩子接受治療。但如果是自己的父母需要,我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願意這麼做。」友人的孩子都還未成年,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自然無法為了父母散盡積蓄。
2017/11/13

樂活養生
高齡世代,72歲不是「獨居老人」而是「獨居佳人」-《93歲的老媽說:我至少要活到100歲!》
媽媽出生至今九十三年了,從未有過一個人獨居的經驗。對她而言,別說是一個人過活,就連入住安養機構都會很痛苦吧!而妹妹的兩個兒子熱愛一個人的生活,獨守單身的堅持,妹妹也根本別想要和兒子們同住。一個人生活的優雅,若不親身體驗是無從領略的。當然,「健康」是這一切的大前提,沒有健康什麼都不必說。
2017/11/13

樂活養生
老老照顧,雖然很辛苦也要展現笑的力量!-《93歲的老媽說:我至少要活到100歲!》
如果只是一兩個星期的非常狀況,咬牙苦撐一下或許還過得去,但這可是不知要持續多少年的抗戰,怎不叫人感到前景茫茫。我們宛如過著走鋼索的每一天,或許哪天會一起倒下。我一面幫媽媽更衣,一面說道:「我好像是在為娃娃換衣服呢。」妹妹反譏:「既然要換,當然要幫可愛的娃娃換衣服囉!」
沒想到媽媽也不甘示弱,大言不慚的回道:「人家都說我皮膚好,看起來只有七十歲的年紀!」
2017/11/13

心靈加油站
我現在照顧父母,我不要自己的孩子將來承受照護之苦-《93歲的老媽說:我至少要活到100歲!》
「照護自己的雙親直到最後,輪到自己需要照護的時候,卻不願給子女添麻煩」,這樣的雙重標準可說是深入許多父母的骨髓。照護就是如此嚴酷的一件事。
2017/11/13

長期照護
你要面對的真相:長照也有貧富差距,照護的品質完全用錢決定-《93歲的老媽說:我至少要活到100歲!》
從事照護工作的人都說,「真看不下去,照護的品質完全用錢決定」,或許他們早已經把自己的職場視為地獄;居家看護同樣在燒錢。才終於付清這個月的大筆特別看護費,一口大氣還沒喘完,轉眼又接到下個月的帳單了。
2017/11/13

心靈加油站
你身邊有家庭照顧者嗎?一起成為守護照護者的「第三隻眼」!-《93歲的老媽說:我至少要活到100歲!》
被逼到絕境的照護者,很多都是家中沒有共商問題的親人。可以對親友傾吐心事是幸運的,但並非人人都有此福分。所以照護管理專員及公所等的照護福祉相關工作者,有必要扮演「第三隻眼」的角色。
2017/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