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文化

時報文化

出版媒體

華文世界第一家股票上櫃的出版社。 出版品種類繁多,包括:經典文學、大眾文學、人文科學、史哲文化、生活品味、商業財經等。

病症知識
「高CP値抗癌法」,避免財務毒性-《自己的癌症自己救》
最好在腫瘤還在身上時花上一週到四週的時間,殺死一部分的腫瘤以便激發起免疫力,所謂「原位疫苗」的概念,其實CP值是最高的。
2019/04/29
心靈加油站
「安全感」跟「價值感」沒辦法在別人身上得到,解答在自己-《鍛鍊心理肌力》
我們花很多時間在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卻忽略我們已經把「需要被肯定的心理課題」,強加在別人身上。
2019/04/29
心靈加油站
「勿讓照顧者,成為下一個被照顧者」離職後24小時照顧的真實人生-《Free To Fly》
長期照護的問題,是你我未來的困境。除了政府提供的照護機構、補貼之外,身為子女的我們更應該要及早規劃、轉變心態,共同討論當事情發生時的因應措施;照顧家人,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不能認為照顧者的付出是理所當然。
2019/03/30
心靈加油站
你所不知道的護理師:溫柔地遺體護理,才是完成最後的任務-《Free To Fly》
「阿公,你的肢體在放軟一點,身體已經洗乾淨了,現在要幫你換上好看的衣裝,就能好好的離開了……」說完沒有多久,護理師抓起阿公的手往袖口一拉,整隻手柔順的穿過。
2019/03/30
心靈加油站
在生死邊緣工作的護理師:死亡帶給活人的脆弱,我仍在學習接受及看待-《Free To Fly》
那天得知完奶奶過世的消息,整天的情緒都相當混亂。下了班漫無目的地走在街道上,心臟就像被揪住般,好難受好難受……為什麼這麼好的人,上天要帶走她?
2019/03/30
心靈加油站
父親已經過世了,為什麼她總不記得?失智症患者的悲傷表達-《面對失去,好好悲傷》
失智症患者的悲傷表達,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疾病程度、覺知喪失、失去的關係的即時性,以及對這項失落傳達個人反應的能力。隨著疾病的進展,這些因素可能會改變。在某個時候,失智症患者將不會對逝者留下任何記憶。
2018/09/18
心靈加油站
「重要的日子」更難熬,每個人都有一觸即發的憂傷-《面對失去,好好悲傷》
過節日沒有所謂正確的方法,雖然對某些人而言,節日很難過又充滿壓力,但有些人可能會藉由能轉移注意力的事物,在繁忙的活動中找到慰藉。像是與家人團聚可以化解孤獨,而且分享回憶和懷舊也能撫慰人心。
2018/09/18
心靈加油站
目睹雙親久病臥床而離世,談照顧者的悲傷與失落...《面對失去,好好悲傷》
當你看到所愛之人漸漸衰弱時,你會為你所目睹的每一種失能(包括無法行走、喪失意識或失去記憶)而悲傷。隨著死亡逼近,你會因為矛盾的心情而左右為難,你希望能平靜地放手,或希望父母親能恢復昔日的模樣,又或但願就和臨終者永遠停留在這一刻,也可能只想要這一切趕快結束,這樣你才能繼續過你的生活。
2018/09/18
心靈加油站
「心碎症候群」傷心也傷身:喪偶後第一年,悲傷者的死亡率較高-《面對失去,好好悲傷》
悲傷引起生理不適反應是常有的事,你絕不能輕忽。任何持續性的身體症狀,包括疼痛或痛苦,都應該要就醫處治。但是你的醫生得了解,你所經歷的失落也會表現在生理上。理由很簡單:因為悲傷會危害你的健康!
2018/09/18
長期照護
朱國鳳:等不到居服員、搶不到外籍看護,怎麼辦?《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
如果居服員負責個案都在附近社區,省去奔波往返時間,才有可能提供所謂的「走動式照顧」,也就是單趟停留時間較短、但是到訪頻率較高,即使搶不到全天候的外籍看護,若想要尋求「走動式的居家服務」,不僅老後不能住得太偏遠,最好是住在老人較密集的社區。
2018/05/25
心靈加油站
朱國鳳:讓兒孫當守護,不是當看護-《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
每個人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有機會開始學習怎麼當父母,我認為,父母這個角色,不只要學習,更要終身學習。現代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老後,對於兒孫的期待、或是自己扮演的角色,可能都要隨著時代修正。
2018/05/25
心靈加油站
朱國鳳:小住就要抓狂了,長住還敢指望嗎?《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
若已有子女,未來也想與子女同住的話,不只要提早規劃,還要有足夠的智慧,處理好兩代關係。不只要與子女和睦,更要與媳婦或女婿和睦,因為未來決定能否與子女同住的心願,關鍵可能是媳婦或是女婿。
2018/05/25
1 2 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