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文化

時報文化

出版媒體

華文世界第一家股票上櫃的出版社。 出版品種類繁多,包括:經典文學、大眾文學、人文科學、史哲文化、生活品味、商業財經等。

長期照護
朱國鳳:失智的照護開銷,比失能更貴-《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
除了人力成本較高,失智者需要的生活空間也較大。尚未失去行動能力的失智者,會有「遊走行為」,如果照顧者沒有找到誘發失智者遊走的原因,機構內還是需要有足夠讓失智者徘迴遊走的空間,都會拉高失智照護的成本。
2018/05/25
心靈加油站
瀕死經驗「不可言喻」,臨終經驗是否如此不同?《聽懂臨終絮語》
在生命的終點站,我們是否註定必須遭遇平實語言無法企及的經驗? 這些經驗是否以某種方式阻止或干擾了左腦的功能,而字面語言功能的退化則造成了更多象徵性及「非感官式」的經驗?
2018/03/22
心靈加油站
當我們所愛之人,即將死亡......《聽懂臨終絮語》
我們以最後話語當作素材,透過藝術創作的過程,對這些話語、對我們所愛之人,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將最後話語和藝術結合,一方面讓在世者與往生者之間的大門保持敞開,另一方面也是紀念比我們先一步離去的親人。
2018/03/22
心靈加油站
向我們警示死亡的夢:所愛的人將不久於人世-《聽懂臨終絮語》
通常這些摯愛的人不止在夢中被看見,也能讓當事人以某些方式深刻地感受到,有些人甚至會說到某種觸摸的感覺,夢境不止為我們提供洞見,也是一座平臺,讓我們摯愛的人,無論是瀕死的或剛過世不久的,得以和我們溝通。
2018/03/22
心靈加油站
將臨終時,為何會看見已過世的摯愛親友來到身邊?-《聽懂臨終絮語》
假使你聽見親愛的人談起已過世的親友,或是和那些親友交談,不妨提出問題,並完全融入那一刻。這些重逢往往充滿喜悅,不但能為臨終者帶來寬慰,也能讓身旁的人、了解當下狀況而且並不害怕的人安心。
2018/03/22
心靈加油站
無資產也感到幸福?或是有資產卻覺得不幸?老後生活,「朋友資本」更重要-《在下流時代,也要做幸福老人》
所謂的資本,代表著能帶來豐富度或安心感的意思。所以,若翻譯為「人際關係資本」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再說得精準一些的話,就是「朋友資本」-多多結交能夠一起愉快從事某些事的人、互相協助與交流知識的人是很重要的。
2017/10/29
心靈加油站
退休後有繼續工作的需求,可是有適合的工作嗎?-《在下流時代,也要做幸福老人》
基本上在領到退休金的年紀之後,到了七、八十歲還能增加資產的人,只有那些憑藉高額不動產收入及持有有價證券的少部分富人而已。換言之,六十歲後資產差距已大勢底定。
2017/10/29
心靈加油站
你身邊有嗎?雖然富裕,但卻沒有愛的上流不幸老人...《在下流時代,也要做幸福老人》
總的來說,上流老人雖然擁有高學歷、事業成功,但美中不足的是,婚姻生活不美滿、子女教育失敗,或是因為不健康而導致行動不便等因素,而驟然衍生出不幸感。
2017/10/29
心靈加油站
最壞的宣告:母親得的是憂鬱症?還是額顳葉型失智症-《與失智老媽住一起》
「妳叫什麼名字?」「妳知道妳的生、辰、年、月、日嗎?」「妳住在什、麼、地、方?」「現在是什麼季節,妳知道嗎?」我立刻知道這是老年痴呆症(失智症)的測驗。醫師對著老媽,把臉往前伸,一字一字清楚地,用超大的聲音問。我在旁邊看到這一幕,心裡好糾結。
2017/10/21
心靈加油站
去哪都好不了,我下定決心要和老媽一起住,要讓老媽恢復健康-《與失智老媽住一起》
「哥哥,謝謝你。」回家的路上,老媽這麼對我說,我差點掉淚。完全沒必要道謝啊,把老媽丟在這種糟糕的地方五個月,是我該道歉的。今後在三鷹家,我們兩個都要好好加油,讓妳恢復健康。我牽著老媽的手走到醫院的停車場,心中燃起鬥志,一定要讓老媽痊癒。
2017/10/21
心靈加油站
出院後的日子,老老照顧誰會先倒下呢?-《與失智老媽住一起》
回到「老老介護」的現實世界中,老媽的任性是老人痴呆造成的?還是藥的副作用造成的?已經沒意義。當前唯一的課題,是避免老媽恆常且無理的要求造成外婆身心耗弱。
2017/10/21
心靈加油站
不願面對的真相:送老媽到機構,又遭到虐待-《與失智老媽住一起》
不論我多麼晚到,老媽都不是在自己的房間等,而是坐在入口附近的沙發上等我。「啊,哥哥!」一見到我便笑逐顏開。此刻的心情輕鬆多了,跟每天照顧老媽時大不相同,因此我能安穩以對。或許老媽不以為然,但從我的立場來看,儘管自私,我認為和老媽保持這樣的距離最理想。
2017/10/21
2 3 4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