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大不出來就是便秘!6個徵兆從便便看出腸道健康

3分鐘大不出來就是便秘!6個徵兆從便便看出腸道健康

健康正常的便便帶點微臭味,那是身體代謝胺基酸類食物後的殘餘。如果之前吃了洋蔥、大蒜、韭菜、牛奶與肉類食物,則味道可能會比平常要重,甚至達到惡臭等級。

早安健康

2017/08/12

瀏覽數 83,293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除了肚子痛外,最能夠瞭解腸道健不健康的方法就是:觀察你的便便!或許覺得難為情,但無論從便便的形狀、多寡、顏色,甚至排便時間點與時間長短、排便時的感覺等,都是判斷腸道健康的指標!


▍  1. 形狀

從含水量少到含水量多,形狀大致上有三種類型,分別代表腸道不同狀態:

•    糊糊水水狀(可能情形:腹瀉或腸躁症)
•    長條狀(可能情形:腸道健康)
•    顆粒狀(可能情形:便祕)
 
便秘


▍  2. 顏色
 
大便顏色


▍  3. 氣味

健康正常的便便帶點微臭味,那是身體代謝胺基酸類食物後的殘餘。如果之前吃了洋蔥、大蒜、韭菜、牛奶與肉類食物,則味道可能會比平常要重,甚至達到惡臭等級。

不過如果之前並沒有吃過這些食物,排便或排氣時卻有惡臭或腐敗味時,可能就是腸道生病的警訊。

 
大便臭 


▍  4. 排便耗時

如果有便意而進洗手間排便,從坐下開始排便到完全排空,大約只要兩至三分鐘即可。

如果太久有可能是
便祕,同時,一再試圖「用力」也可能加重肛門附近的壓力,可能造成或惡化痔瘡,或升高血壓,不利高血壓患者。

同理,郭立人也不建議大家在沒有便意的時候進洗手間「培養便意」,可能升高肛門口的壓力。
 
痔瘡


▍  5. 排便時間點

食物進入胃後,身體原本會開始刺激腸道蠕動,進而想要排便,不過由於人們並不見得能隨時排便,郭立人建議,只要是在一個對自己來說是舒適放鬆的環境,且養成固定的排便時間就可以,至於是在幾點鐘就不重要了。


▍  6. 排便量

排便量與食量其實並沒有一定關連,而是跟吃下去的食物種類有關。古早時代人們的每日排便量較多,現代社會飲食西化,排便量已經減少。日本外科兼中醫師田中保郎建議,每天排便量約 200 克較為理想。

200 克便便是多少?請勿擔憂自己是否真的要「撈出來稱重」,已經有人先稱過了。大致上,一根香蕉大小接近 100 克,因此每天排便量以二至三根香蕉大小為宜。

 
排便量 


本文經早安健康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8月號《腸道力就是免疫力》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洽《早安健康》8月號

 

推薦閱讀:
 
1.
為什麼在夏天會拉肚子?DIY養生茶改善腸胃吸收


2. 睡眠作息不正常,腸道失衡小心致癌!

 —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

健康資訊網站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做得到的健康,才會在每一天產生新力量。我們相信,尊敬大自然、呼應身體的訊息,才能找到正確的療禦方式。 世界上最好的治療,都是不花錢的。睡覺、大笑、動一動、曬太陽。健康,無價! 《早安健康》的英文 Everyday Health,睡眠、刷牙、洗臉、抬頭挺胸收小腹、吃在地當令食物,建立在天天的生活裡,才會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健康。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