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機器人來了!置換人工關節更easy

骨科機器人來了!置換人工關節更easy

經由機器人手臂置換膝關節破壞少,疤痕組織也較少,較能保持病人原本的膝關節,病人往往不覺得有動過手術,日常活動或運動上幾乎恢復如初……

健康醫療網

2017/09/13

瀏覽數 16,484



記者/林怡亭

臺灣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與世界同步,大約2年前也引進機器人手臂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技術。機器人手臂等於骨科醫師的第3隻眼及第3隻手,在其協助下,人工半膝關節手術的精準度提高、傷口變小、復原更快。

病人大多在手術當天或隔天就可走路回家,甚至出院後直接去上班,節省術後復原時間,滿足更有品質的生活,代表骨科微創、精準、動態、三維及定量手術新紀元的到來。


▍  在手術中就導航 精準執行傷口小

根據研究,機器人手臂手術的失敗率可降至傳統手術的1/10,精準度則提高3-4倍。

中國附醫骨科部主任許弘昌表示,機器人手臂手術在術前需做患側的三維電腦斷層掃描(從髖關節一直掃描到踝關節),然後轉輸入機器人手臂,以供術前計畫及術中執行所需。

醫師在手術進行中可與機器人手臂的電腦做視覺及觸覺互動,隨時調整靜態或動態時的最理想位置,因而提高了手術精準度。

 
人工關節
(圖片來源:pixta)


▍  機器人手臂問世 開啟骨科手術新扉頁

許弘昌主任指出,機器人手臂手術亦優於電腦導航手術,電腦導航手術只能引導你該如何做,但在「執行」上是無法控制的,所以還是有可能產生「例外」的狀況。

機器人手臂就不同了,因執行上有視覺及觸覺幫忙,可確保執行面更精準,這就好比汽車導航可以引導你從甲地到乙地,但它無法幫你安全精準地開車(執行面)。

根據統計,全球已有超過380台機器人手臂機器分佈在15個國家,已經有超過10萬人接受過此種手術,此技術已經能施行全髖及全膝置換。



▍  這不是夢! 術後沒有動刀感覺 

許弘昌表示,經由機器人手臂置換膝關節破壞少,疤痕組織也較少,較能保持病人原本的膝關節

病人往往不覺得有動過手術,日常活動或運動上幾乎恢復如初,不像傳統全膝關節置換術一樣,需要重新「學習」與「適應」,甚至「改變」原本的運動學,故普遍獲得病人較高滿意度。

研究也顯示,精準技術置換內側人工半膝關節,也會改善病人臏骨股骨關節的穩合度,減少繼續惡化的程度;精準置換外側人工半膝關節,亦可改善其內側股骨脛骨的穩合度及關節腔間隙。

此外,精準地置放人工半膝關節,能夠減緩因為一個部位而引發其他骨關節也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現象,避免疾病陷入惡性循環。



原文經健康醫療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健康醫療網LINE@ ID:@healthnews


 
人工關節 
(圖片來源:pixta)



繼續閱讀:

1. 強化長者肌肉強度、預防關節僵硬的12種被動關節運動(內有影片)

2. 退化性關節炎如何治療,打玻尿酸真的有效嗎?  




    健康醫療網
關於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官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

 
健康醫療網的其他文章: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健康養生新聞資訊網路媒體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 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