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退休後有繼續工作的需求,可是有適合的工作嗎?-《在下流時代,也要做幸福老人》
26044 人瀏覽 -
-
2017/10/29
作者 時報文化 -
-
作者/三浦展
▍ 六十歲後資產差距固定,難以翻轉
三菱總合研究所以二十到六十九歲者為對象進行「生活者市場預測系統」調查,以此調查結果為基礎,檢視不同年齡層的金融資產別人口比與金融資產總額構成比。
理所當然地,金融資產與年紀成正比。資產五百萬日圓以下的人,在二十幾歲的族群中占了88%,三十幾歲者占69%,五十幾歲者占了49%,七十幾歲者則占了28%,占比逐步減少。
相反的,資產五千萬日圓以上的人,二十幾歲族群當中僅占0.2%,五十幾歲者占7%,而六十歲以上者則增加為12~14%(參照圖1-7)。
金融資產別及資產總額構成比也有同樣傾向,資產五百萬日圓以下者,在二十幾歲的族群中占38%,四十歲以上族群中的占比則不到一成。反之,五千萬日圓以上的人,在二十幾歲人裡占比有14%,三十幾歲有24%,四十幾歲有38%,五十歲以上則超過五成,六十幾歲當中有58%,八十歲以上者也同樣占58%(參照圖1-8)。
如此看來,不意外地,資產形成與年齡成比例。但是,基本上在領到退休金的年紀之後,到了七、八十歲還能增加資產的人,只有那些憑藉高額不動產收入及持有有價證券的少部分富人而已。換言之,六十歲後資產差距已大勢底定。
▍ 高齡者在工作上也需要感受到自我實現感的喜悅
另外,「想工作卻找不到適合的事做」、「沒有人能代自己做家事」等切合生活的煩惱也浮上檯面。由於收入、資產不夠多,雖然有想要繼續工作的需求,但卻沒有適合的工作。如前文所述,若實現安倍首相喊出的「一億總活躍社會」(減緩少子高齡化,五十年後總人口維持在一億人,打造每一個人都能活躍於家庭、職場、地區的社會),讓高齡者能夠找到有趣且活用自身能力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單純因為勞動力不足或年金減少而工作,在精神面上未免太過貧乏。這只不過是想把老人當成解決財政困難的手段而已。
老了之後,愈是想要從事一些能夠切實感受到為他人所用的工作,這是人之常情。這也與後文談到的幸福老人的增加有所關連。
另外,必須要避免「一億總活躍」風潮導致那些想工作卻不能如願的老人被看成是沒用的人。基本上,老人應該要被大家認為已經活到這把歲數,一路苦過來,現在只要什麼都不做就行了-高齡者在社會中應當是擔任「完成性」(Consummatory)的存在。
繼續閱讀:
1. 年長是優點!從大型商社退休後,成為協助銀髮族重返職場的就業顧問
2. 怕年金破產嗎?現在磨練三所長,不怕退休後老窮
(圖片來源:pixta)
更多《在下流時代,也要做幸福老人:利用共享生活創造老後幸福》的文章:
《在下流時代,也要做幸福老人:利用共享生活創造老後幸福》作者/三浦展
本文經時報出版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基本上在領到退休金的年紀之後,到了七、八十歲還能增加資產的人,只有那些憑藉高額不動產收入及持有有價證券的少部分富人而已。換言之,六十歲後資產差距已大勢底定。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出版媒體 時報文化
- 華文世界第一家股票上櫃的出版社。 出版品種類繁多,包括:經典文學、大眾文學、人文科學、史哲文化、生活品味、商業財經等。
歡迎光臨時報悅讀網: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default.aspx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